东南诸河流域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

发布日期:2025-07-10

案例编号:ES-006

所属年代: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

所属区域:东南诸河流域 / 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村

完成学生:安英源、王慧敏

指导教师:冯任军、汪芳、袁敬诚、杨子江

合作高校:山西大学、北京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云南大学


一、区位环境

1)水文环境:呈坎村位于长江流域新安江流域上游水系范围;

2)气候条件: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水量约1450毫米左右,夏雨集中,伏秋多旱,冬季少雨全年无霜期长达220天;

3)地形地貌:呈坎地处众山环抱的一处约70hm2、海拔在180m~190m之间的河谷小盆地中。村落依山傍河而建,坐西朝东,背靠大山,地势高爽;

4)人文环境:呈坎村每栋建筑都自带防火功能、家家户户门前有护城河、河水水位百年不变。

二、人水关系

1.水资源利用与技术系统

1)工程调控水:潨川河自村北向东南蜿蜒,呈曲线状向南流去,人们在村南潀川的流经地修筑了“大坝”和“小坝”,改造后的潨川河成为“s”形,河西为住居地,河东为农田;

2)水系统整合:水利设施遗存丰富,包括水圳、沟渠、河坝、石碣,及散布于村内的古井等。呈坎古村落有完备的“前面河,中间圳,后面沟”的水利水系系统。“前面河”是指潨川河;

3)水资源管理:呈坎村的水位都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水位太高会淹没村落,太低则会不够用。这里设计的2个水圳,就利用了都江堰的分流设计理念。在进水口设置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既能够控制水量,又能利用水流速,去除漂浮在水上的杂质,使得流进村里的水清澈无杂物。所以,呈坎村家家户户前的流水,水速、水量都恰到好处。

2.水空间布局与形态营造

1)择址避害与地形改造:呈坎整个村落按《易经》“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的布局选址建村的,它依山傍水,背靠大山,村中河流呈S形,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并且特别注重对水的应用,因为水主财,符合徽商经商发财心理,同时也符合村落建设的基本条件;

2)水系主导空间结构:呈坎村形成了山—林—屋—水—林的景观空间组合模式。村落由西向东各景观要素为:高大山体—林地—居民地—河流—农田—林地—矮小山体,居民地处于景观的核心位置,其他自然要素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从垂直结构上看,海拔由高到低分别是山体—林地—居民地—耕地—河流,居民地海拔、坡度较适宜。

三、小结

呈坎村水系基于风水意义进行了改造,形成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水系系统;两条水圳自潨川流经住居中央,同与街巷平行流淌的水路构成了村落的内部空间。因此,街巷不仅作为通行空间,而且还通过建造汲水场和洗涤场等设施成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活动空间;水的利用有诸多文化层面的含义,沿河而建的水景观营造了”听水”、“观水”、“赏水”的文化氛围,也成为亲水空间。1:3的水环境更成为景观环境的主体。


参考文献

Yuan, C., Kong, X., & Chen, P. (2024). The authentic experiences of tourist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A case study of Chengkan village. Tourism Critiques: Practice and Theory, 5(1), 2–20.

姚梦园, 晏实江, & 吴艳兰. (2016). 基于理想生态系统模式与三维景观指数的徽派村落空间特征解析——以呈坎为例. 应用生态学报, 27(12), 3905–3912.

李娜, & 吴永发. (2024). 基于空间句法的徽州古镇空间形态的比较研究. 城市建筑, 21(02), 80–82.

方彬. (2020). 古村落发展如何实现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保护与开发调查. 社会治理, (03), 88–94.

郭媛媛, 张鑫玲, & 余汇芸. (2018). 呈坎古村落生态策略探析. 山西建筑, 44(28), 1–2.

张佳玮. (2017). 呈坎村街巷空间认知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工业大学].

搜狐网. (2016, December 15). 呈坎:一座活着的徽州古村落. https://www.sohu.com/a/121060138_488952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