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编号:HA-007
所属年代:明朝永乐年间(一四一五年)
所属区域:海河流域—河北省雄安新区安新县
完成学生:池浩淼、张慧敏、白剑
指导教师:冯任军、汪芳、袁敬诚、李志刚、杨子江、张子龙、高晨舸
合作高校:山西大学、北京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一、区位环境
1)水文环境:圈头村位于属海河流域大清河南支水系;
2)气候条件:该区域属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同时受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调节,形成独特的“淀泊小气候”;
3)地形地貌:圈头村所在区域位于河北平原,主要由黄河和海河等冲积而成,地势低平。洼地和泊淀面积宽广,村庄四面环水,属典型的“纯水区”地貌;
4)人文环境:圈头村村民以水为纽带形成紧密协作网络,捕鱼、编苇等生产活动中邻里互助,庙会、花会等集体民俗更强化了社区凝聚力与共同信仰;其在生态治理中深刻体现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形成了高效、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二、人水关系
1.水资源利用与技术系统
1)近自然湿地工程:河北大学科创团队在圈头乡桥东村建设约300亩近自然生态湿地,通过沟壕清淤、水生植物种植及鸟类栖息地营造,形成“天然净水器”,显著提升淀区水质;
2)污水治理技术应用:针对约89套淀中村污水处理设施效能不足问题,团队研发“尾水深度净化与污染物生态阻控技术”,建成约30亩人工湿地公园,实现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
3)智慧管控平台:与雄安新区共建生态联合实验室及智库平台,为湿地水质净化、内源污染治理等8项示范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2.水空间布局与形态营造
1)“水上凤凰”形态:从空中俯瞰,村落依自然地形延展—河南为凤头,河西、河东如凤翅,河北至四畝园似凤尾,整体形态顺应淀泊分布;
2)水系界定功能分区:历史上“离船不可行”,水道为唯一对外通道;近年虽修公路,但内部仍依赖纵横河网划分生活区。村民临水而居,宅院兼作苇编作坊(前屋生活、后院堆苇),码头兼作渔获交易点,形成“水陆双栖”空间;
3)公共空间锚定:药王庙(音乐会祭祀场所)、行宫遗址(康熙驻跸地)等文化地标均临水而建,水体成为公共活动的核心载体。
3.水文化传承与地方记忆
1)水神信仰与祭祀仪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明末清初药王庙祭祀活动(纪念神医扁鹊)。村民举办圈头音乐会,通过笙、管、笛等乐器演奏工尺谱古乐,祈求水神护佑健康,消解自然不可控性。农历四月药王诞辰连演三日,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亦奏乐,将水文周期与礼俗活动绑定;
2)生产技艺的文化转化:苇编工艺属于省级非遗项目,芦苇(“铁杆庄稼”)从生产材料升华为艺术品,承载“靠水吃水”的集体记忆。音乐会免费为丧礼演奏,以“水乡音声”维系社群伦理纽带;
3)口传心授的传承危机:音乐会“啊口”(衬词装饰音)需师徒口传,面临青年外流导致断代风险,凸显水文化记忆的脆弱性。
三、小结
圈头村以水文空间为生存基础,通过科技重构水资源效用,最终升华为文化认同。通过工程设施调节水文、科技管理分配资源,圈头村将水体从污染源转化为生态资产,体现了对水资源的“功能性支配”。其经验为雄安新区“水城共融”规划提供了传统智慧与科技融合的范本。
参考文献
张绵绵, 范晔, & 康全影. (2023). 白洋淀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回顾与展望. 绿色科技, 25(12), 94–98.
韩雪莹. (2021). 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实现机制研究.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31(03), 86–89+94.
易雨君, 林楚翘, & 唐彩红. (2020). 1960s以来白洋淀水文、环境、生态演变趋势. 湖泊科学, 32(05), 1333–1347+1226.
郑晓玲, 于一雷, 吕翠翠, 等. (2025). 基于多源数据多特征组合的白洋淀生态修复工程前后湿地变化.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47(02), 152–162.
刘昱杉, 丁小雨, 程丽圆, 等. (2021). “生态—生产—时节”耦合下湖淀地区乡村产业空间布局路径初探——以雄安新区圈头乡为例. 小城镇建设, 39(01), 64–73.
张礼仁, & 张佳惠. (2016). 当代文化传承视野下安新圈头村音乐会的民众认知及村落文化构建. 音乐创作, (04), 193–194.
张雨畅, 贾安强, 张参, 等. (2023). 以圈头村民居为例谈白洋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居舍, (32), 81–0+28.
冯向荣, 刘畅, & 张瑞雪. (2017). 白洋淀圈头村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四川水泥, (09), 279.
Chunlei, Z., Shuan, Q., Chengzhen, M., et al. (2022). Blue-green space changes of Baiyangdian wetland in Xiong’an New Area, China. Advances in Meteorology, 2022, 1–14.
Beining, M., Xuan, W., Zhenmei, L., et al. (2023).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and tradeoff-synergy relations of ecosystem services under ecological water replenishment in Baiyangdian Lake, North 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343, 11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