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平台 -> 教学案例库 -> 案例库地图 -> 辽河流域 -> 正文

辽宁省鞍山市海城市牛庄镇

发布日期:2025-07-10

案例编号:LH-010

所属年代:明朝初年

所属区域:辽河流域

完成学生:付子豪、张鑫、廖海东

指导教师:袁敬诚、汪芳、李志刚、杨子江、张子龙、冯任军、高晨舸

合作高校: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兰州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一、区位环境

1)水文环境:牛庄镇镇址位于太子河流域,地处太子河流域海城河支流上游左侧;

2)气候条件:该区域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属于中温带地区,年降水量约750毫米,集中于6月至9月,夏季成为汛期,河流流量大;

3)地形地貌:太子河流域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而牛庄镇地处太子河流域下游,以平原为主,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4)人文环境:牛庄古镇起源较早,历史悠久,经历了史前及古代人类活动,近代以来成为开埠最早的地区之一。军事、交通、文化等众多要素影响着这座曾经的古镇,造就了古镇的繁华。

二、人水关系

1.水资源利用与技术系统

1)加强防御:牛庄镇东南两侧均有河流通过,城门也建于河流重要节点处,两侧河流相接形成护城河,绕城五里后汇入太子河,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东南两侧的防御;

2)人工调控水:护城河在拥有在防御功能的同时,在人工的改造之下,河流的宽度与围绕古镇的长度达到了最大限度,是我国唯一拥有与天然外河同等宽度的乡镇级内河,同时连接了太子河。在这样的人工干预之下,分流了镇域内汛期洪水,保障了航运及贸易的正常。

2.水空间布局与形态营造

1)水系主导古镇布局:古镇依水而建,前期河流围绕军事防御功能主导镇落布局。中期成为重要交通集散地,镇落功能围绕交通运输布局为主,形成了南北货物集散中心。后期在开埠作用的推动下,防御功能日渐衰落,运输功能被更加重视,同时在原有运输布局的基础之上,自然形成了宗教文化、商贸及各类行政等区域,造就了现牛庄镇发展布局。

3.由水衍生的独特文化

1)因水而兴的文化:牛庄古镇因水而兴,频繁的人文交流推动了航运文化的兴盛,各类其它文化元素与本地满汉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港口信仰体系;

2)现代文化传承与治理:现代通过生态修复重建“水清坡绿”景观,恢复护城河生态,修建遗产等历史空间,将非遗植入滨水线路,焕活文化。保留古镇历史空间总体格局,形成以海城河文化为主题的空间发展格局。

三、小结

牛庄镇的历史文化名镇特质,本质上是其水系网络与人类活动的动态耦合结果。护城河作为军事、经济、生态三重功能的载体,塑造了古镇的空间格局与文化基因;而现代人居环境整治通过“水岸共生”理念,不仅修复了物质环境,更重构了水文化的精神认同。


参考文献

郑海宁.(2019).关于历史文化名镇的保护与开发——以牛庄古镇为例.工程管理,(04),9–13.

王绵厚.(2015).论历史文化名镇牛庄的历史地位与区位优势.辽宁省博物馆馆刊,(00),324–328.

Yu, M., Li, Z., Zhao, Q., Zhao, T., Fan, J., Yin, H. (2024). The effects of sampling-site intervals on fish species richness in wadeable rivers: A case study from Taizi River Basin, Northeastern China. Diversity, 16(6), 330.

Yanli, L., Linxia, L., Wei, S., Li, Y., Wang, H., Liu, X., Wu, Y., Sun, M. (2021). Nitrate sources and transformations along a mountain-to-plain gradient in the Taizi River basin in Northeast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8(41), 1–14.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