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诸河流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平台 -> 教学基地 -> 轻舟地图 -> 西南诸河流域 -> 正文

西藏安多 “流域轻舟” 科技服务教学基地

发布日期:2025-06-04

【编号名称】027 WS-002 

【依托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西藏分院)

【支持单位】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西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负责专家】杨陈 正高级工程师、左进 副教授

【所属地区】西南诸河流域 / 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安多县

【联系方式】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陈,ual0506@163.com

【基地属性】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

【基地特色】

1)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本基地所在安多县境内水系有三条,即长江水系、怒江水系、色林错水系,全县河流总长约4510公里,流域总面积43050平方千米。县内共有大小湖泊230余个,湖泊总面积3600平方千米,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泊面积慢慢缩小,因周围气候特别的干旱,退缩现象明显。泉水是安多县境内的另一重要水源,泉水的分布较广泛,地下水补给量基本满足用水量的要求,水质优良,是附近牧区的主要饮用水源,但冬季结冰期用水较困难。三江源国家公园(唐古拉山以北西藏自治区实际使用管理区)位于安多县北部,有着丰富而典型的高寒草原草甸生态系统和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是长江的发源地和我国重要水源涵养区,是三江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而且是有效保护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重要栖息地的关键区域。

【已有积累】

1)项目基础

西藏自治区安多县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

2)数据基础

① 地理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地理国情数据、水资源数据等;

② 社会经济数据:本区域内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土地利用等;

③ 文本数据:西藏自治区安多县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等相关规划。

【预期开展科技服务与教学活动】

1)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

① 科技服务:本基地将利用遥感智能计算技术构建安多县水系空间本底数据库,对湖泊萎缩区域进行精确监测和评估,建立长期变化趋势分析模型;研发适应高原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多源异构监测数据融合方法,整合卫星遥感、地面观测站和无人机巡查数据;针对高原湿地退化和湖泊萎缩问题,开发可复制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案和保护模式,形成适应高寒地区的标准化技术规范;设计高原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专题产品,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探索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协同路径;

② 教学内容:构建“高原水系保护”“高寒湿地恢复”等特色模块教学,深化学生对高原流域生态系统的认知;组织学生开展安多县水系研学活动,参与湖泊保护和湿地恢复方案设计,体验高原生态系统保护的实际过程;开展高原生态监测数字化技术培训和科研项目实践,利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评估湖泊变化与生态修复成效,提升学生应对复杂高原生态问题的能力;结合传统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手段,培养学生尊重并融合本地知识的能力,探索人地和谐的高原绿色发展路径。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