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考察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学术考察 -> 正文

学术考察 | 长江中游早期聚落地方性和适应性的人地关系演化考察

发布日期:2022-08-19

长江流域中游早期聚落众多,史前文化悠久,与黄河流域同属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早在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中游就已经有原始人类“郧县人”活动的痕迹;新石器时代的京山屈家岭、天门石家河等聚落遗址,是长江中游聚落的文化发展的代表;至青铜时代,黄陂盘龙城则揭示了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向南扩张,与长江中游发生文化互动的社会过程。这些早期聚落遗址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巨大的文化价值,对阐释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具有重要意义;其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机制与聚落营建的方法技艺,对当今宜居城乡可持续发展具有启发作用。在“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保护利用的时代需求下,考察长江中游早期聚落地方性和适应性的人地关系演化特征,有助于理解流域文明进程,从而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乡协同可持续发展。

2022年8月6日-11日,团队开展了为期6天的长江流域中游早期聚落考察,涉及6个早期聚落遗址,包括武汉盘龙城遗址、襄阳凤凰咀遗址、天门石家河遗址、荆门城河遗址、荆门马家垸遗址和荆门屈家岭遗址,行程共843公里,所考察遗址涉及油子岭文化(距今约5900-51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100-45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500-4200年)、后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200-4000年)、商代早期和中期(距今约3500-3200年)等多个时期。考察团队由汪芳教授带队,北京大学夏正楷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杜龙江教授级高工共同指导,以及董颖、王舜奕、薛鹏程、张启璇等各位老师同学们。本次考察是与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研究馆员共同组织;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213080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1AZD033)的支持。

图片

图 本次长江流域中游早期聚落的考察行程图

武汉市:湖北省博物馆

图片

图 在武汉市湖北省博物馆的调研考察

  • 合作指导:湖北省博物馆方勤老师、付姝讲解员。

  • 基本情况:湖北省博物馆坐落于武汉市武昌区东湖风景区,占地面积81909平方米,建筑面积49611平方米,展厅面积13427平方米。展馆设计采用高台累榭,突出楚文化风格。

  • 文化内涵:湖北省博物馆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八家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最为重要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机构,是弘扬荆楚文化的阵地和展示荆楚文明的窗口。馆藏文物达24万余件。屈家岭、石家河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系列,勾勒出江汉平原早期聚落发展和文化传播概况,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文物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系列,展现出江汉平原灿烂的青铜文明,是博物馆的精华所在。其中,郧县人头骨化石、盘龙城商代大玉戈、曾侯乙编钟及青铜尊盘、越王勾践剑等文物是该地区人类智慧与文明结晶的杰出代表。

  • 地方适应:湖北省博物馆是展示荆楚地区人地关系长时序相互适应演化的窗口。团队通过参观湖北省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梳理了长江中游各文化时期的基本脉络,勾画出早期流域文明的整体印象,对不同自然和人文环境影响下的荆楚地区文化成就、文化特色、文明化进程的特点和阶段、聚落与城址形态、文化谱系、社会生活、工艺技术以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等信息有了更生动的认识,为理解本次考察行程中涉及到的聚落遗址的适应规律奠定了基础。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武汉市湖北省博物馆

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及其博物馆

图片

图 在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公园的调研考察

  • 合作指导:盘龙城考古队的武汉大学张昌平老师、孙卓老师;盘龙城博物馆宋若虹主任。

  • 基本情况: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处在盘龙湖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水;距今约3500年到距今约3200年,属商代早期和中期,是商代中原文化向南扩张、在长江流域形成的中心城市,是武汉的“城市之根”。

  • 文化内涵:盘龙城遗址不仅是商王朝南下的军事据点,而且是有独立青铜器铸造的地方中心;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

  • 聚落结构:盘龙城遗址内的早商时期的遗址分布在东西约1100米、南北约1000米的丘陵地带,是一座以城为中心的南方商文化遗址群。有明显功能分区,包括宫殿区、居民区、墓葬区和手工业作坊区。

  • 建筑布局:有三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三座建筑朝向一致,均为南偏西方向,分前、中、后平行排列在台基上。F1东西长39.8米,南北宽12.3米,分为四室,周有回廊。四室均在南侧设门,中间的两室在北侧设门。将其复原为“四阿重屋”式建筑,与在F1南面的F2构成“前朝后寝”的格局。在F2基址两侧台基边缘,设有南北向陶水管。

  • 地方适应:团队考察发现,盘龙城统治者尊重自然环境,科学选址营建盘龙城。首先,盘龙城垣宽厚高耸,护城河与河湖沟通,形成了险峻的军事屏障;其次,盘龙城宫殿区地势高阔,可避免洪水威胁;再次,盘龙城三面环水,形成水陆交通枢纽;最后,盘龙城周围江河交汇,湖泊棋布,水产资源丰富,为渔猎活动提供条件。盘龙城通过顺应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营城模式,使这座城市发展成为商王朝南方政治中心,这为商王朝向长江中游掠夺铜锡矿产、向西北控制应城地区卤盐资源奠定了统治基础。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

襄阳市:凤凰咀遗址

图片

图 在襄阳市凤凰咀遗址发掘现场的调研考察

  • 合作指导:凤凰咀考古队的武汉大学李涛老师、单思伟老师、王欣老师。

  • 基本情况:凤凰咀遗址位于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地处汉江中游、南阳盆地南缘,为中原地区与江汉地区往来的交通要道,是鄂西北地区目前已知的面积最大、等级最高的中心聚落,是襄阳的“城市之根”。遗址所在的闫营村以“千年凤凰咀,魅力新闫营”的文化招牌,结合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进行乡村旅游综合开发,并入选2021年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让我们体会到考古发掘对乡村振兴具有积极带动作用。

  • 文化内涵:遗址主体内涵为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部分延续至煤山文化,年代距今约5200-3900年,其兴建时间与屈家岭文化向北扩张进入到中原地区的文化态势相耦合,推测为屈家岭文化北进河洛的军事重镇。

  • 聚落结构:遗址位于不规则形台地上,四周有城墙及护城河环绕;城内有纵横两条古河道将城分为高等级建筑、普通居住区和手工作坊区三个区域,近方形的平面设计和明确的功能分区规划可见中国古代城市的基本格局。城址周边分布有若干小型遗址,年代大体与主城址一致,推测为城址的附属聚落群。

  • 地方适应:凤凰咀遗址是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的城址中最西北的一座;前往遗址途中的跋涉,更加深了我们对该城址较远离江汉腹地城址的空间印象。凤凰咀遗址出土的文物不仅具有长江中游早期地域性特征,也体现出黄河流域的文化痕迹,引导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史前文明跨流域的动荡、交流与整合的环境背景与社会图景。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襄阳市凤凰咀遗址发掘现场

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及天门市博物馆

图片

图 在天门市石家河遗址的调研考察

图片

图 2022年石家河考古队发掘人员信息

  • 合作指导:石家河考古队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晓杨老师、昝存宝老师、朱世乾老师;天门市博物馆邓千武馆长、方强副馆长。

  • 基本情况:石家河遗址群位于天门市石河镇,地处江汉平原北部与大洪山南麓结合处的山前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遗址群。目前,结合遗址展示、博物馆、观光农业,建设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文化内涵:石家河是湖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最完整的遗址群,在距今7000年前就已有人居住,距今6000年来逐渐走进兴盛,距今4300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石家河与周边文明,特别是中原文明频繁互动,鼎盛时期一度强势北扩;到距今4000年前后,最终汇入到以中原文化为主导的文明化浪潮之中。

  • 聚落结构:遗址群由40余处遗址点组成,总面积达8平方公里,庞大的史前聚落让我们感受到长江中游早期文明的兴盛。遗址点都分布在较高处,功能分区明确。其中,中心的谭家岭古城,距今5500年左右兴起,延续时间较长,目前已确定三期房屋,最晚到后石家河文化,为王族权贵生活区;石家河大城为距今4900-4800年兴建,平面近长方形,有城墙和城壕,是全国五大史前都城之一;邓家湾、印信台为祭祀场所;三房湾、罗家柏岭、肖家屋脊等为手工业作坊。主体区外围还有30多处同时期遗址,以此构成一个分布范围达150平方公里的“都-邑-聚”等级结构的聚落组团。

  • 地方适应:天门市博物馆所展出的石家河文化出土的陶象,说明了石家河时期江汉地区可能有森林发育与野象生存,而石家河古城的崛起与中心地位的确立也与温暖的气候背景有关。暖期易洪泛滥,石家河遗址群择址山前、遗址点占据高位以及聚落的防洪设计都体现出流域早期聚落对环境的选择适应智慧。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天门市石家河遗址

图片

图 与天门市博物馆的老师们一起

荆门市:沙洋县城河遗址

图片

图 在荆门市沙洋县城河遗址的调研考察

  • 合作指导:城河考古队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老师、郭振江老师;荆门市博物馆范晓佩老师。

  • 基本情况:城河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城河村。总遗址面积100万平方米,是长江中游第二大史前遗址。受近现代平整土地和修路挖渠等活动的影响,仅有东、南部城垣保存较好,形制较为清楚;西、北面城垣被现代道路、水渠、池塘等破坏较严重。

  • 文化内涵:北边修筑水坝后,土堆起来形成墓地,是长江中游最大的史前墓地。大墓全部头朝南,且有玉钺,是礼制的象征。这些出土文物跟良渚比起来尚有贫富差距,但在长江中游算很不错的。小墓没有统一的方向。根据出土文物来看,城河聚落在屈家岭文化时期达到最辉煌、最鼎盛阶段,到了石家河文化时期逐渐衰落。

  • 聚落结构:城河城址位于汉水西部,与汉东、长江以南地区的史前城址群构成了长江中游史前城址的三大群体。护城河、城壕、城垣保存较完整,整体呈不规则椭圆形。大型建筑、黄土台、陶窑等高等级院落在中部台地(即城的正中间),周边是普通的生产、生活场所,北边是墓葬区。

  • 地方适应:城河在低洼地上建立,因此城与水的关系非常紧密,城址西南侧以前是湖沼地带,古人改造平整之后再修筑城墙,在当时看来工程量是相当大的。不光是改造环境,古人也会借力,即利用自然高岗作为东北边的天然城墙,因此这里的城墙并不是闭合的。当然最能说明古人适应环境的一点就是城河富有特色的治水模式。他们在城北构筑水坝(小槽),形成蓄水区,又在城内挖了东、西两条水道,这样城外水源通过两条引水沟引进外环壕,再通过北部中段和西北边两个水门引进城内,分别从城内的东、西两条水道汇集于城垣东南水门,再从此处经人工分水沟排至城外的自然河流,从而形成一套复杂的水系。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荆门市沙洋县城河遗址

荆门市:沙洋县马家垸遗址

图片

图 在荆门市沙洋县马家垸遗址的调研考察

  • 合作指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彭小军老师、郭振江老师;荆门市博物馆范晓佩老师。

  • 基本情况:马家垸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铺镇显灵村五组,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名单。据专家考证,这是长江流域同期考古发现中保存最好、最完整的新时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周边设置了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但保护状态一般。遗址上零星住着居民、种庄稼、修公路,对遗址造成叠压。

  • 文化内涵:为新石器时期古城遗址,距今4500年左右。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城址上采集了大量的陶器、石锛、古斧、鼎、碗、豆、高领罐、盆、瓮、管形器、钵、缸等生产工具和生活器具。

  • 聚落结构:城址呈长方形,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有城垣、古河道和人工护城河。城垣为土筑,夯层清楚。城垣内筑护坡,宽5米左右,城垣外坡陡直。可以看出,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原始社会,马家垸依然具有完备的防御设施。

  • 地方适应:马家垸原始人在筑这座城的时候,因地制宜地利用了自然河作为其西面城墙的护城河,自然的西护城河,和南面、东面、北面的人工筑的护城河连成一体。东、南、西、北城垣各设一道门,其中东、西城垣为水门。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荆门市沙洋县马家垸遗址

荆门市:京山市屈家岭遗址及其博物馆

图片

图 在荆门市京山市屈家岭遗址发掘现场的调研考察

  • 合作指导:屈家岭考古队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陶洋老师、张德伟老师。

  • 基本情况:屈家岭遗址是“屈家岭文化”的命名地,是长江中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也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的首次发现地。目前,考古遗址公园展现了聚落的整体环境,例如阶地和水系,并包含考古发掘现场和重要空间节点;通过博物馆展陈,对江汉平原及屈家岭文化发展、遗存进行系统展示。

  • 文化内涵:屈家岭遗址包含油子岭时期、屈家岭时期、石家河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整个聚落均有油子岭和屈家岭时期的文化遗存,只有青木挡河以北即内濠范围内有石家河文化的分布,因此推测人口规模有所收缩。屈家岭先民以稻作农业为主,辅以渔猎。种植的水稻品种粒形与今天栽种的粳型品种最为相近;石制农具向中小型化发展,从砍伐林木转变为农业用具,出土石器中用于农业生产的占80%。

  • 聚落结构:遗址总面积达2.84平方公里,是以屈家岭遗址点为核心,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冢子坝等遗址点的新石器时代大型环壕聚落。屈家岭遗址没有发掘到城墙,青木垱河和青木河从屈家岭遗址点东、西两侧穿过,并在遗址点南端汇合。外壕主要分布在屈家岭遗址点北部和西部,内壕呈西北-东南向条带状从屈家岭遗址点中部穿过,东、西两端分别与青木垱河、青木河相接。

  • 地方适应:屈家岭遗址位于大洪山南麓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山前丘陵地带,聚落坐落于几处高地之上,推测利用青木河等自然水系排洪,这样的自然条件也利于农业的发展。环壕的建设也借用了青木河和青木挡河,充分体现了对地形的适应和利用。

图片

图 考察团队在荆门市京山市屈家岭遗址发掘现场

长江流域中游早期聚落考察的思考

本次调研聚焦长江流域中游早期聚落遗址的人地关系演化,关注自然环境变迁背景下的聚落时空特征、等级分化、文化传播和兴衰变迁,还原早期流域文明中的资源利用、环境适应、营建智慧和生产生活图景,理解长江中游早期聚落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性、流动性、适应性,从区域和跨区域(流域和跨流域)、聚落群、聚落、建筑等多尺度探究人地关系演化的关键问题,思考长江中游早期聚落文明化进程的时空特征、发展过程、环境背景和动力机制,并对宜居城乡的人地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以及遗址保护利用模式产生启发。在此,感谢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天门市博物馆、荆门市博物馆等单位的各位老师对本次调研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感谢团队师生通力合作,在40℃烈日骄阳中完成本次野外考察!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