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平台 -> 教学案例库 -> 案例库地图 -> 长江流域 -> 正文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高淳区漆桥村

发布日期:2025-07-10

案例编号:YA-010

所属年代:西汉至今(2000余年历史)

所属区域:长江流域 /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完成学生:毛少羿、苏婉仪

指导教师:汪芳、袁敬诚、杨子江、冯任军

合作高校:北京大学、沈阳建筑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


一、区位环境

1)水文环境:属长江下游水阳江流域,漆桥河贯穿村落,东临朝阳圩大河,下游入固城湖,水系由榨家池、新填塘、三角池、娘娘池等组成,形成“四面环水”格局

2)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集中夏季,梅雨季洪涝频发,冬春易旱;

3)地形地貌:漆桥村位于高淳区东北低山丘陵向西南河谷平原过渡的坡地,山前缓坡过渡带(东高西低),村庄建于高地(避洪),三面环圩田蟹塘;

4)人文环境:西汉平氏建丹漆木桥成村,南宋驿路要冲,元朝孔氏聚居,形成“耕读传家”的儒家文化基底。

二、人水关系

1. 水资源利用与技术系统

1)圩田灌溉体系:西汉始建平家圩,历代扩建塘坝约2300个,总库容约600万立方米,支撑水稻种植;

2)运输功能:漆桥河为古代水运要道,促进商贸发展;

3)现代挑战:灌溉效率低(漫灌为主)、化肥污染水体。

2. 水空间布局与形态营造

1)村-水-田格局:村落居中,外围环水(漆桥河、池塘),最外层为圩田,形成“田环村、水绕村”的半包围结构;

2)街巷肌理:漆桥老街为鱼骨状主轴,巷道垂直延伸至水系,形成“丰”字型路网;

2)建筑布局:临河建筑设水埠台阶,民居采用天井院式(四水归堂),兼顾排水与集水。

3. 水灾害防控与韧性构建

1)择址避害:村落建于游子山北麓高地,外围设农田缓冲带防洪;

2)工程措施:20世纪修建“当家塘”(蓄洪2万m³以上),漆桥河清淤疏浚;

4. 水文化传承与地方记忆

1)祭祀活动:六月初六漆桥河龙舟赛、正月十五跳马灯;

2)文化符号:保平井(宋井)关联孔氏迁徙史,漆桥传说强化集体认同。

三、小结

漆桥村通过“择高地而居、环水筑田”的空间策略平衡生产与防洪需求,以鱼骨状街巷呼应水系脉络,体现人水共生的适应性智慧。其儒家水文化(祭祀、古井)延续地方认同,但面临灌溉技术滞后、水体污染等挑战,需在现代化进程中重构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参考文献

李新建, 等. (2015). 驿路要冲,圣裔名村——南京市漆桥村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乡村规划建设, (2).

孙佳慧. (2022). 触媒理论引导下江苏历史文化名村水体景观更新设计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

袁维婧. (2021). 基于空间基因传承的特色村镇风貌保护初探 [硕士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 (2010). 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王志东. (2023). 主客感知视角下传统村落景观基因评价及优化设计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林业大学].

李岚, 等. (2018). 耕读传家——南京漆桥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创意设计源, (5).

左宜鑫, 等. (2017). 生态博物馆视角下漆桥村整体保护探究. 南方农业, (2).

周洁. (2015). 旅游发展背景下古村落空间的整治与更新 [硕士学位论文, 东南大学].

Dai, L., Qiao, W., Feng, T., & Li, Y. (2022). Research on village type iden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of Gaochun District in Nanjing,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9(11), Article 6854. 

Hong, X., Huang, Z., Zhang, H., Pan, R., & Jin, J. (2024). Examining the change in the rurality of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1–18. 

Zhang, X. (2019). Implementation-oriented discussion for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llages' conservation plan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Civil Engineering, 13(5), 230–234.

Zuo, Y., Lam, A. H. C., & Chiu, D. K. (2023). Digital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for sustainable heritage tourism: A case study on Qiqiao Ancient Village, China. In Sustainable growth strategies for entrepreneurial venture tourism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p. 129–151). IGI Global.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