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诸河流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平台 -> 教学基地 -> 轻舟地图 -> 东南诸河流域 -> 正文

浙江大运河杭州段“流域轻舟”科技服务教学基地

发布日期:2025-06-04

【编号名称】057 ES-006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支持单位】浙大城市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

【负责专家】任伟 副教授、党安荣 教授

【所属地区】东南诸河流域 / 浙江省杭州市

【联系方式】浙大城市学院 任伟,ual0506@163.com

【基地属性】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

【基地特色】

1)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浙江段大运河沿线水网密布、聚落星罗,依托河道形成“水镇、水街、水埠”交织的聚落格局,构建起江南独特的运河人居体系。杭州市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自古以来,拱宸桥、塘栖、运河杭钢片区等沿岸聚落因水而兴、因市而盛,展现出生产、生活与生态相融合的空间秩序。基地植根于此多元聚落肌理之中,立足运河文化带、创新走廊和生态廊道的整体协调,构建集文化研究、科技创新、教学实践与公众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空间;

2)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杭州段大运河自隋唐开凿、宋元疏浚、明清兴盛,作为京杭大运河南端的重要枢纽,承载了江南水乡的繁荣与中华水利文明的精华,是运河流域中连接南北、沟通海内的重要文化走廊。基地内分布着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大兜路传统街巷、京杭大运河遗产点等珍贵文化遗存,既保留了浙派工艺、运河商贸、漕运体系等历史印记,也展现了“诗画江南”的人文精神。

【已有积累】

1)数据基础

① 地理数据:地方志、古地图、运河档案;

② 社会经济数据:考古遗址分布、文物信息、地理空间数据。

【预期开展科技服务与教学活动】

1)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

① 科技服务:利用文物大模型,实现大运河流域重要遗产点的数字化采集、三维建模与虚拟还原,为地方政府和文保单位提供数字展示、遗产管理和活化利用方案,助力地方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旅游推广;

②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物数字化采集、建模与交互展示技术,掌握遗产信息整合、数字展陈策划等实用技能,提升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创意产业中的综合能力。

2)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

① 科技服务:基于文物大模型叠加生态环境数据,协助地方开展历史生态格局分析和景观修复规划,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文化与生态融合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②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掌握生态数据采集、环境建模与绿色设计方法,理解历史与生态互动关系,提升其参与生态修复、绿色景观设计等跨学科实践能力。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