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诸河流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平台 -> 教学基地 -> 轻舟地图 -> 西南诸河流域 -> 正文

云南芒市芒晃村“流域轻舟”科技服务教学基地

发布日期:2025-06-09

【编号名称】062 WS-007

【依托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支持单位】云南省芒市人民政府

【负责专家】杨毅 教授

【所属地区】西南诸河流域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联系方式】昆明理工大学 周茜,ual0506@163.com

【基地属性】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流域水工程与防灾减灾

【基地特色】

1)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芒晃”是傣语音译,意为“捧在手心的聚宝盆”,芒晃村是一个典型的坝区傣族聚居村寨,依山傍水,毗邻孔雀湖,与勐焕大金塔相呼应。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位于芒晃村,重点展示了芒市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傣族剪纸”“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等;

2)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2005年,孔雀湖被水利部评为水利风景区,承载着芒市下游4万亩农田的防洪灌溉任务,还肩负着城市供水重任。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为芒晃村的绿色生态发展和流域农文旅结合提供了重要自然资源;

3)流域水工程与防灾减灾:芒晃村降水量充足,入汛时强降水频繁,降雨时长和累计雨量巨大,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凸显。

【已有积累】

1)项目基础

2019年芒市镇芒晃村民小组党建促乡村振兴全国十佳创新案例

2)数据基础

① 水文数据:河流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检测数据;

② 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历史记录;

③ 地理数据:大地测量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

④ 社会经济数据:西南流域内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土地利用等信息。

【预期开展科技服务与教学活动】

1)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

② 科技服务:发掘并整理出西南流域内的历史沿革和文化遗产,发掘流域内文化与自然相融合并协调发展的模式,构建并梳理出相关的体系和优良模式,推广优良模式的大规模利用;

③ 教学内容:了解芒晃村多民族人文与自然发展的模式,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并学习傣族传统民俗与技艺(如织锦竹编、剪纸、葫芦丝、象脚鼓等传统技艺),应用数字化处理技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记录并保存,开展本流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整理工作。

2)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

① 科技服务:通过对周边的流域进行评估,对流域生态恢复和整治进行整体机制的研究。芒晃村优先对流域内的河道进行治理,对水体进行优化和资源的合理化利用,推动农文旅结合和资源保护与再生;

② 教学内容:了解流域生态运行机制,实地测绘如水质、微生物含量等指标和数据,根据相关案例和地方特色,结合孔雀湖建设工程,规划农文旅与水域结合生态项目,学习运用数字模型设计和模拟生态发展构想情景。

3)流域水工程与防灾减灾

① 科技服务:提高流域内湖泊的合理利用能力,加强湖泊优化和合理利用的规则,杜绝因湖泊侵占而导致的雨季水位上涨以及河道不畅造成洪涝风险,预防因不合理的湖泊种植而导致的生态污染和水体富阳氧化。通过对周边的流域进行评估,对流域生态恢复和整治进行整体机制的研究。优先对流域内的湖泊进行治理,对水体进行优化和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② 教学内容:学习相关流域湖泊相关的水资源管理经验,了解流域生态运行机制通过实地测绘等方式,实地测绘芒晃村相关水温指标,根据相关案例和实地情况设计规划水体合理利用项目,学习数字模型模拟流域未来发展情况。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