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流域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平台 -> 教学基地 -> 轻舟地图 -> 松花江流域 -> 正文

黑龙江尚志镇北村 “流域轻舟” 科技服务教学基地

发布日期:2025-05-20

【编号名称】010 SH-001

【依托单位】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支持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负责专家】冷红 长聘教授

【所属地区】松花江流域 / 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

【联系方式】哈尔滨工业大学 邱志勇,ual0506@163.com

【基地属性】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流域水工程与防灾减灾

【基地特色】

1)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依托松花江支流蚂蜒河形成的河谷盆地地形,镇北村村域呈现“两山夹一川”的带状组团布局,村庄以铁路、农田为界,街巷呈树杈式布局,105座俄式老建筑与民居团簇共生;

2)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镇北村是哈尔滨市首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这里保存着105栋俄式老建筑(1903至1904年建成),国家保护建筑46座,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其中五卡斯风情街区利用现存面积约一万平方米的俄式建筑,将当地文化与俄罗斯风情充分交融;

3)流域水工程与防灾减灾:镇北村紧邻蚂蚁河,位于流域中上游河谷地带,地势低洼易形成洪水倒灌,夏季强降雨集中易引发漫堤、决堤等险情。村域地处浅山区,山地、丘陵占比达80%,坡岗地形易引发崩塌灾害。

【已有积累】

1)项目基础

2023年尚志市遭遇特大暴雨,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联合推动灾后重建工作,编制5个重点村的村庄规划并完成规划公示,镇北村是其中的代表性乡村。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师生长期在镇北村开展乡村建成环境测绘、实地调研及环境整治等工作。

2)数据基础

① 水文数据包括:河流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的长期监测数据;

② 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历史记录;

③ 地理数据:大地测量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

④ 社会经济数据:辽河流域内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土地利用等信息等。

【预期开展科技服务与教学活动】

1)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

① 科技服务:围绕松花江流域蚂蚁河沿岸村镇的聚落形态演变与空间重构问题,通过历史卫星影像(1980-2024年)解译聚落空间演变轨迹,识别坡岗侵蚀区、洪水淹没带、产业扩张区等典型空间冲突区域。通过实地踏勘采集建筑形式、地形特征与土地利用等空间数据,利用GIS、遥感等数字技术建立三维空间模型,分析寒地气候环境影响下乡村聚落的空间组织特征,提出空间优化与重构策略,服务流域聚落空间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② 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参与村镇聚落空间实地调查,掌握地形判读、空间分析与聚落建模等空间分析方法和数字技术;引导学生理解《黑龙江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东北严寒地区绿色村镇建设适用技术导则》等,将“耕地保护红线”、“生态管控”等要求融入设计;通过聚落更新设计任务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空间规划、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政策的能力,完成镇北村滨水区、历史街区、生态农业区三类典型空间的更新设计,提升多目标约束下的空间优化能力。

2)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

① 科技服务:解析镇北村中东铁路文化和俄式建筑群落的历史文化基因,揭示流域历史遗产与松花江流域地貌的耦合规律,揭示寒地人居“依山就势、因水成聚”的适应性智慧;建立涵盖松花江流域文明与遗产的数字化档案,支撑遗产活化与空间治理决策;开发“数字遗产+沉浸体验+在地产业”融合模式,将中东铁路记忆、俄侨文化基因、寒地农耕智慧转化为研学教育、文旅IP、生态产品等新经济形态,推动文化遗产从“静态保护”向“活态赋能”转型;

② 教学内容:围绕松花江流域的中东铁路文化和俄式建筑群落,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数字建模—传播设计”的教学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复原中东铁路俄式建筑群三维肌理,结合GIS空间分析揭示镇北村人居空间与松花江流域地貌的耦合规律,形成数字档案库与寒地文旅IP设计成果,实现历史文化遗产从“技术采集”到“在地转化”的闭环教学,助力边境乡村文化振兴。

3)流域水工程与防灾减灾

① 科技服务:分析松花江流域 “春旱断流、夏洪成灾、冻土侵蚀”的寒地水循环矛盾,构建生态基础设施网络,缓解蚂蚁河小流域旱、涝、泥石流等灾害;搭建“流域灾害-遗产风险”数字孪生平台,实时监测中东铁路俄式建筑群、滨水传统村落的冻胀位移、洪水浸泡、山体滑坡威胁,提供生态安全与文化赋能的双重支撑;

② 教学内容:模拟暴雨洪峰、山体滑坡等灾害,引导参与者限时找到避难地点,并通过相关知识技术讲解,使村民、学生及游客掌握防洪、泥石流避险、冻害建筑加固等方法;通过VR灾害模拟、BIM遗产建模等技术手段,建设互动式的教学范式。引导学生测绘流域水系图并模拟洪水流量,提高蚂蚁河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