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培养 -> 学生成果 -> 正文

本科生|邓小月、高远、范文颖:2018 年立项“本科生科研训练”优秀项目展示

发布日期:2020-06-17

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提升批判思维、交流合作与研究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为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加导师指导下的学术研究活动。

经过导师推荐、院系遴选、学校统筹、官网公示,2018年立项“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中共遴选出优秀项目47项,优秀名单见下(排名不分先后)。汪芳教授指导的邓小月、高远、范文颖小组名列其中。

undefined

2018年立项“本科生科研训练”优秀名单

独家专访

科研感想

看到这些学术新星,你是否油然而生一份钦佩?

相信你同时也一定很好奇——他们为什么选择本研?他们从本研中学到了什么?或者,怎么做好学术研究?……

那就快来听听这些科研新星是怎么说的吧!

在本研学习之前,不仅仅是我,也包括许多身边的同学,都对专业课的学习意义的认知不够充分——似乎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一个学业上学校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但是至于我们学习的这些理论知识到底能够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发挥作用,我们心中都有着一定的疑惑。在开展本科生科研的时候,我在实验计划的制定中便发现有许多以前学过的实验原理、分析方法等自己都还没有完全理解、掌握。我重新拿起了之前学习过的课本与笔记,以全新的问题导向的方式来看待、理解相应的知识。通过这次的经历,我不仅增加了专业知识的积淀,更是明白了怎样才能将专业知识真正理解掌握以熟练运用。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改进学习方法,力求从“看懂了”转变为“会用了”,达到更高效率的学习。

——工学院 朱润与

在繁重课业负担之下开展项目研究,于本科生而言确实压力不小。但是压力虽大,动力更大,收获也更大。通过这个项目的历练,我们在研究问题的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具体来说,这种提升体现在选题、搜集资料与撰写三个方面。处于本科阶段的我们,阅读范围和思考深度都有限,无法驾驭过大的题目,于是需要我们在选题上关注具体的问题。这要感谢臧运祜老师的指导,使我们在将问题研究透彻的同时,与当时的大背景相结合,尽可能做到有深度。在搜集资料方面,通过本次的研究,我们对于史料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们广泛使用了报刊、文集、回忆录等一手史料,这是我们撰写论文的基础。同时,老师也为我们的论文做了结构、内容上的纠正,使我们的论文更符合学术规范。

——历史学系 李祎雯、庞也

A2C5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徐宗老师指导学生科研

刚结束大二学习的时候,我们还尚未了解到科研为何物。之前的十数载学习生活中,都是简单地学习前人所发现的事物与真理,以高分通过考试为至高荣誉。但是,从进入实验室以后,我们发现了进入大学学习的更高目标与更大的热情所在。虽然在繁重的课程之余,每周参加组会,进行实验非常劳累,在大多数情况,实验结果不好,代码跑不起来让人沮丧,但是这种独特的体验让我们坚持了下来。当然,实验室的优秀活跃的氛围也是鼓舞我们前行的动力。每周的组会都能看到学长们的最新进展,他们的思维也激发了我们创造的欲望与灵感。导师对所有人的研究都会提出宝贵的意见,针对特殊的难点、关口,会更加专心的叮嘱,使我们顺利度过难关。尤其在最后的实验设计环节,老师多次指出如何通过实验的设计体现我们算法的优势,严谨地证明我们的实验的有效性,对最后的成果展示大有裨益。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潘彦成、徐安然

本次本科生科研不仅促使我对卢梭的原始文本进行了细致阅读,还锻炼了我阅读和评判二手文献的能力。当然最为重要的则是我在这次小小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对于卢梭的一些理解,这些理解出于阅读和思考但是也出于我对生活中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并且反过来帮助我澄清了一些长久的困惑。读书是为了重返生活,我很庆幸这次阅读实实在在做到了这一点。

——哲学系 岳鹭遥

5868

化院学生参加2015全国化学类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

导师曾经对我们说,学术研究的选题往往会在研究进行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路上会出现什么结论,而这些结论又具有哪些方面的价值。这一点和课程研究是很不一样的,果然我们在后来又多次调整题目,在一次又一次的磨合中确定了最后的方向。对于我们来说,选题只是第一个挑战。尽管收缩城市在学术上是一个热门方向,但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我们对此还知之甚少,若想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就必须要将该研究方向目前的研究内容吃透,由于收缩城市在国外的研究较多,这就要求我们搜集国外的研究成果并阅读理解,这一过程无疑是困难的,但是我们也在这时锻炼了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在技术方法上的困难是最令我们头痛的,这一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自己并不熟悉的方法,从一开始的踌躇满志,到后来渐渐失去信心,再到后来逐渐克服难关做出成果,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数据处理的技术方法,更多地是面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当然,这个过程得到了指导老师和实验室师兄师姐的非常多的帮助,我们也非常感恩他们的善意,同时他们也成为了我们的榜样,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尽己所能帮助学弟学妹。在和导师接触的过程中,我们也被导师对学术的热情所感染,对导师和师兄师姐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深感敬佩,在他们身上我们汲取了力量,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们形成了自身对学术研究的态度

在这一年里,我们收获了学术上和人格上的成长,无论何时回忆起来,这都将是一份宝贵的记忆。

——城市与环境学院 高远、范文颖

元培学院 邓小月

资料速递

“本科生科研训练”

Q:什么是“本科生科研训练”?

答:为了更好地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学校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同时,为加大对相关研究活动的支持,规范学习过程管理,经教务部研究决定,在我校设立本科生研究型学习项目,并通过各类基金对参与人的科研活动予以部分资助。

E4216

“䇹政基金”第二十一次年会合影

Q:怎么申请?

答: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经由学校统一安排,全校大二年级本科生,或其他学满一年以上、距毕业时间两年以上的本科生,若专业必修课无不及格,都可以提出申请。申请通过后,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独立研究,也可以组成小组开展研究,小组成员原则上不得超过3人,成员间应有明确分工。

Q:项目过程如何?

答:进行研究型学习项目的时间一般为大三及其前后两个暑假,对研究课题投入时间约为600-800小时。立项后次年3-4月进行中期审核,学生需提交中期进展报告,同时可以提出项目资助和研究课程选课申请。立项后次年9月底,学生应提交结题材料并申请结题答辩

Q:可以获得什么?

答:资助:通过中期审核的学生可根据当年教务部发布的资助基金类型和额度向院系申请项目资助。

学分与成绩:研究型学习项目一般情况认定为4学分,最高为6学分。另外,学生可获得由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组成项目总成绩。

评优:通过结题审核获得学分的学生,可申请当年北京大学本科生科研优秀奖励。学生提交申请材料及导师推荐意见后,经学院审核向学校评审委员会推荐,学校评审委员会确定最终获奖人选并予以奖励。

Q:哪里可以看到详细信息?

答:更多详细内容请参阅北京大学教务部网站

http://www.dean.pku.edu.cn/web/student_info.php?type=6&id=22

Q:2020年“本科生科研训练”开放报名了吗?

答:2020年“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通知已发布,请见《通知 | 关于2020年“本科生科研训练”立项的通知》。所有项目提交须在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有意向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啦!

转载自:

https://mp.weixin.qq.com/s/8TBINZDUHB8bfw7WLY21IQ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