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培养 -> 学生成果 -> 正文

研究生|刘钊:选择不止一种,路虽远行则将至

发布日期:2022-05-24

从校园幕后的“设计师”,到宣传一线的“官微小编”;从服务师生的“身边人”,到践行使命的“志愿者”;从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研人”,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者”……其实,这些都是北大博士生刘钊的众多身份。以文聚力,以笔绘心,他用脚步丈量城乡,用三色书写青年担当。

01

用“党员红”擦亮志愿服务的青春底色

“青年党员要想在前,冲在前,干在前。”疫情之下,温暖从未缺席。刘钊是一名入党7年的青年党员,在学校的号召下,刘钊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校园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工作。穿上蓝色的“防护服”,戴上橡胶手套,从现场秩序维护到身份信息核验,从应对炎热天气到与他人耐心沟通,他和志愿者们踊跃参与、众志同心,为全校师生的核酸检测服务保驾护航,展现了担当急难重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战斗力。

“缕缕星火汇聚在一起就是一片光。”防护服下湿透的衣服、脸上被口罩勒出的印迹、被汗水泡透的双手……无数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青年志愿者们,以防疫志愿行动彰显青春力量,用“党员红”为校园疫情防控写下生动注脚。

7EB59

E16C2

刘钊在百讲参加校园核酸检测的志愿服务工作

从小家到大家,刘钊也作为一名志愿者,为国家多项重大活动顺利举办保驾护航。2021年,他以青年党员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中。两个月有余、近一百小时的服务工作,是刘钊作为“幕后英雄”,在平凡岗位上为党带来青春的礼赞。今年,刘钊将这份心底的炙热传递给更多的人,成为一名身穿“天霁蓝”的冬奥会志愿者。

6F488

62298

刘钊参加建党百年重大活动

冬奥会期间,他的身份是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志愿者领域的志愿者,也就是为700多名冰立方志愿者们服务的“志愿者”。从天未明到夜幕降,时刻补缺,闻令而动,刘钊和志愿者们完成上百次物资交接,累计接收和发放各项物资上万件。“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正是他和志愿者伙伴们完善的后勤保障,让700多名“小蓝人”们干劲十足,成为北京冬奥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8577

6BBAF

刘钊参加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工作

02

用“大地黄”践行城乡建设的初心使命

刘钊的专业是人文地理学,研究方向是城乡规划。城乡是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复杂对象,要研究好城乡问题,刘钊就要学习和城乡相关的地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美术学等多方面知识。交叉学科的背景,使刘钊涉猎广泛,建构起基础夯实的知识大厦。他在硕士、博士期间师从汪芳教授。汪芳教授尽心地指导和支持,也助力刘钊不断开拓能力边界。在导师汪芳教授的悉心指导下,伴随着学习的深入,刘钊逐渐发现,在北大,不仅要积累知识,还必须行走于田野之间,感受脚下故土的呼吸与脉搏。

5EDCB

刘钊作报告展示

F477E

导师汪芳教授和刘钊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德城镇化和地方性(UAL)合作小组平台建设支持下,硕博阶段,刘钊跟随汪芳教授团队,走过黄河沿线8省7300公里,完成了上百个村落、建筑群与文化遗址的野外实地调研,在社会调查、实地测绘和场地调研中去反思人和土地、环境之间的关系,探索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四年来,他的足迹遍及五湖四海、城镇乡野,获批的12项发明专利正助力我国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并在导师汪芳教授的支持下,与公司和地方政府形成合作,将理论技术应用到黄河沿线村镇建设和遗产保护中,帮助解决了生态修复、遗产保护等城乡问题,工作涉及黄河流域各省多处贫困县区,帮助改善村镇的人居环境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上述工作中,刘钊参与的成果也在2021年获得首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A3668

93C85

刘钊参加团队黄河沿线8省7300公里的野外实地调研

去年,刘钊历时三年完成的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成果,总结为“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和适应性老城更新与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体系,获得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WACA)等主办的2021年 “智慧人居与健康城市”AUL创新研究竞赛一等奖和“城市更新”最佳新人奖。

03

用“活力橙”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以美为媒,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增强文化自信。”在北大人文之美的熏陶下,刘钊将城乡规划建设中的美术元素、艺术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的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中,以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切实地服务北大师生。在刘钊的多个身份中,最广为人知的也许是“设计师”。四年里,他担任学校近20个部门的设计师,为学校上百场活动制作了1000余件设计品。

他怀着服务师生无小事的初心,在每一个文化元素的设计中,都倾注着对设计的热忱和对北大的热爱。他用长年累月的燕园设计,为向上向阳的校园文化氛围,为新时代新气象的校园文化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在刘钊眼中,设计任务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充满快乐和精彩爱好:“它带给我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收获,是用心表达美的感动,更是一份科研之外的放松。”

4E846

刘钊设计制作的《北大研究生教育》杂志(点击图片浏览)

寄真情于颜色,以文影颂温暖。刘钊的另一个身份是北大新媒体建设的“一块砖”。他与新媒体的联结,缘起于对摄影的热爱。作为一名理科生,一切从零开始,点滴积累,将这份好奇化为热爱的动力,让刘钊在新媒体道路上不断前行。在官微,从主编、副总编,再到总编,如果从官微推送中搜索“刘钊”这个名字,有240余条的署名记录,内容涵盖统筹、文字、摄影、美编、排版、设计、视频各种工作。

图文水平直接体现了媒体人的水准,每个图片甚至每个标点背后,都有精心考究的处理。为了做好“燕园建筑之美”系列推送,刘钊一遍遍去观察园子里的每栋建筑,从屋顶形制、屋脊走兽,再到雕梁画栋,无一不细细考察。这背后的反复奔走、千修万改,对刘钊而言是家常便饭。

40B10

449C0

39133

刘钊参与的部分原创微信推送(点击图片浏览)

6C716

1FB9C

刘钊在活动现场拍摄

热心服务北大师生是刘钊始终如一的真挚情怀。在学院里,刘钊继续将这份光和热传递下去。他担任学生团委常务副书记,在学院张新平、谭卓立、宋宛儒和蔡洪波等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党团班活力,从无到有创建了院融媒体中心,让新媒体技能切实地服务学院师生,推出“红色地理微党课”等有专业特色的栏目,受到全院师生的广泛好评。

4EAD9

B0009

刘钊负责的“红色地理”学党史等系列活动

在北大人文之美的熏陶下,在生活里,刘钊不仅热爱设计,更是一个热爱文学诗歌的人。2020年,在学院团委的大力支持下,他作为领队兼词作者,创作出反映地理学三代人薪火相传的原创曲目《大地》,获北京大学“一二·九”师生合唱比赛一等奖。2021年,他参与作词的原创曲目《菱角》,反映抗战时期小人物的家国情怀,获得最佳原创音乐奖。

17E44

20A5D

刘钊为北京大学“一二·九”师生歌会原创曲目《大地》和《菱角》填词

ENDING

“选择不止一种,任何选择都能通向一个不错的去处,关键是你选择之后要怎么做”。北大博士生刘钊就像个“大男孩”,用好奇的眼睛,不断发现生活之美,用文笔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他又是心怀家国、致知力行的新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用志愿服务使“小我”与“大我”脉搏共振。要用党员本色,托起党员分量。他一直坚持用行动书写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为弘扬北大美育精神贡献一份青春力量。

转载自:

https://mp.weixin.qq.com/s/Rd0gae7JuOeCc_qG05JuKA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