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开展关于流域聚落人地关系演化的多学科、国际性学术合作研讨,推动流域聚落可持续发展与流域遗产整体保护的国际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养,2022年11月29日,“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的人地关系研讨会”在云端举行。研讨会是2022年度“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基金”资助项目,由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遥感所郭庆华教授共同申请;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合办单位为剑桥大学考古系。继2021年“北京大学-剑桥大学流域文化遗产研讨会”之后,两校再次就此开展讨论和交流,并且有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太原理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更多的院校加入进来。
研讨会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推进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文化目标,邀请国内外多位专家进行主旨报告与主题报告,就流域聚落人地关系演化展开学术交流。主题既涵盖人地关系、人水关系的理论研究,也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多瑙河流域、大乌斯河、中国西部干旱区、嫩江流域等区域及跨区域的史前文化发展演进过程,同时包括对阿克塔拉遗址群、珠三角历史文化街区、鼓浪屿殖民遗产等具体遗产案例地的分析;时间尺度上,不仅涉及史前时期的考古分析,也从理念与数字化技术层面探讨了当今与未来流域聚落遗产保护的适应性发展路径。研讨会收到热烈反响,《中国社会科学报》12月5日以《探索流域文明演进轨迹》为题报道了本次会议。
《中国社会科学报》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报道(2022年12月5日第二版)
欢迎致辞和主旨报告环节由汪芳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副部长郑如青博士表示,北京大学与剑桥大学保持着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校在环境科学、地球科学、医学、天文、工学、物理、材料和人文社会等学科领域合作密切,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提供了高质量的平台。本次会议也是两校建设国际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环节,她希望会议能为双方开展流域早期文明聚落研究的多学科、国际性合作和交流以及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助力流域文化传承和高质量发展。
郑如青致辞
南京大学水涛教授分享了中国西部干早区人地关系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他认为,在塔里木河流域山前地带的河流谷地环境中,也能找到早期文化存在的证据;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Marie Louise StigSørensen围绕“什么可能会影响我们与河流的关系”这一问题,通过黄河流域和多瑙河流域的案例提供对这种可变性的见解;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通过对石家河聚落分期与变迁的介绍,呈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明进程的缩影;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Christopher Evans认为,流域是考古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单元,具有动态、复杂性的特征,其中的岛屿、低地也需要被关注,每个岛屿存在自身的使用历史。在点评与交流中,武汉大学张昌平教授提道,流域是在文化上具有个性的载体,但它同时又是文化交流的通道,研究流域可以让我们理解文化存在的多样性,同时还可以让我们理解文化在交流上的必要性。
主旨报告与点评交流
主题报告上半场由北京大学王长松研究员主持。吉林大学史宝琳副教授聚焦嫩江流域,尤其是环月亮泡区域的聚落发展,分析了从新石器时期一直到民国时期的聚落调查情况,呈现出了不同时间阶段聚落数量的增长和衰减及其相关原因;南京大学曹凯博士关注的阿克塔拉遗址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其调查呈现出了非常精彩的细节,尤其是小麦的农作物种植、青铜器的使用等等;北京大学薛鹏程博士的汇报数据量庞大,主要是从社会生态系统,尤其是人口、生产和生态三个环节,以500年的时间尺度来探讨传统村落适应性的变化过程;北京大学杨泽坤博士的报告体现了在全球生态遥感调查当中越来越多使用的激光雷达技术在文化遗产当中的应用。
主题报告上半场
主题报告下半场由太原理工大学高晨舸副教授主持。剑桥大学林诗婷博士以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岭南天地作为研究案例对历史街区的活化利用进行了探讨,并且采集了非常丰富的样本进行定量研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卫然博士对于殖民地历史和殖民地遗产的探讨,促使大家思考是否应该对历史进行选择性保留等问题;剑桥大学杨国华高级研究员将会议的话题回归到了流域早期文明聚落人地关系的探讨,重点向大家介绍了仰韶文化时期重要的考古发现,尤其聚焦建筑的发展和演变。
主题报告下半场
召集人汪芳教授感谢各位前辈、同行、朋友们交流自己的真知灼见,共同推动流域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研究。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文化遗产和考古工作,同时持续聚焦流域环境,出台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发展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国家战略。本次基于多学科交叉的研讨会正是对此的积极响应。
汪芳致谢
转载自:
https://news.pku.edu.cn/xwzh/b6af625e954244418c907a04f2935c4b.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