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由于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引发的水资源污染、短缺以及自然灾害的加剧,制约着城市、区域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安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目前中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水资源人均占有率低、水资源分布不均、水污染严重以及滨水区景观单调等问题;德国基本上完成了城镇化,但面临着“再城镇化”的情况,也遇到了人口增长停滞、水资源高度利用带来的水利基础设施过于庞大,统一规划发展的滨水区缺乏地方性等问题。如何保证在环境演变、城镇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开发利用,文化的地方性得以保持和丰富?集思广益有利于解决两国不同的问题,德国丰富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经验能为中国提供借鉴,而中国广阔的空间与多样的案例将为德国提供不同的视角与思路。
2018年9月25日-29日,“城镇化与地方性中的水资源:可持续视角的水环境保护利用与水空间规划设计”中德研讨会(Sino-German Symposium“Water-Related 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ater space in a sustainable perspective”)在北京举办。这是继2014年“城镇化与地方性:凸显场地特质的可持续规划设计策略”中德研讨会(“Urbanization and Locality: Strengthening Identity and Sustainability by Site-specific Planning and Design”)之后,第二次以“城镇化与地方性”为主题,展开双边讨论和交流。会议为北京大学汪芳教授、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联合主持,由“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承办。该合作小组是经中德科学中心批准,资助以上两位教授共同建立。本次双边会议项目是汪芳教授、Martin Prominski教授第5次获得中德科学中心NSFC-DFG项目的支持。
会场设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德科学中心。中心德方常务副主任张柏玉博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德国4所高校的9名学者,中国14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20名学者,共计进行了29场报告。会议就规划、景观、地理、建筑、旅游、生态、水利、历史等学科领域,共同探讨环境变化背景下,中德双方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面临的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开发问题,及其相关经验和解决对策。涉及如下三个主题:①新机遇:城镇化过程中水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挑战;②新策略:城镇化过程中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③新探索:城镇化及地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水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本次会议重在交流水环境保护利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与新技术。一方面,由于各地差异巨大的地方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国学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研究案例和漫长实践中积累的治水理水智慧;另一方面,德国学者介绍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以及民众自发的空间实践经验。此外,中德双方就双边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成果交流方面的合作渠道和模式进行探讨,加强了中德双方在规划设计领域的学术合作,促成了中德教授、中德院校之间的进一步交流与发展,建立了新的合作关系,为中德双方在此领域的共同工作提供高效、系统化的平台。
图:中国北京大学汪芳教授、德国莱布尼兹汉诺威大学Martin Prominski教授
图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