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涉及到各城市河道整治与保护、水利工程或漕运遗迹的保护、遗迹所在地的空间更新、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利用等多个方面。面对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和地方文化旅游业需求,需要深入研究各地区运河沿线遗产的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探讨历史文化重点地段与大运河保护之间的联系,建设“黄-运-长”流域共同体,推动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全面保护与利用。
2023年8月29日-9月3日,汪芳教授团队在山东省黄河下游、运河会通河开展了为期6天关于“黄-运-长”流域人居的调研工作,从水患重建约束条件下探索文化遗产的现代适应与人水关系。此次调研工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2130804)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1AZD033)的支持下进行,调研地点包括临清运河钞关、鳌头矶、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运河周店船闸、七级码头、阿城海会寺、张秋山陕会馆、东平湖陈山口闸、山东省文物考古博物馆、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等。调研过程得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黄河河务局、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和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由北京大学汪芳老师带队,山东大学方辉教授、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孙波院长、山东建筑大学赵虎教授,山东黄河河务局沈建红二级巡视员、周晓黎二级调研员、李晓炜副处长,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丁延峰院长、郑明德副院长等老师的共同指导,调研组成员为团队的5名学生: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博士生刘钊,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研究生陈瑞哲、崔宇晗、李懿和李卓起。
本次考察主要探索大运河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的现代适应性,以及其与人水关系的紧密交融。在“黄-运-长”流域共同体研究背景下,对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进行实地考察,深入对人水关系的理解,探讨如何在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和丰富水文化的地方性。
图 调研团队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合照
图 调研团队在聊城运河博物馆与工作人员会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