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召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会议召集 -> 正文

科学家沙龙 | 回顾:River Dialogue流域文明与水工程

发布日期:2024-03-15

2024年3月4日是全球第五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可持续发展世界工程日”,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River期刊的倡导下,与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北大学堂共同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召开了“科学家沙龙暨River Dialogue”,聚焦“流域文明与水工程”主题。

本次活动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崔保山教授、北京大学籍国东教授、中国水科院刘毅副院长和赵勇正高、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建国研究员、清华大学刘晓丽副院长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泉副总经理作报告并进行交流研讨。中国水科院前总工、《River期刊主编曹文洪致辞。《River期刊副主编、北京大学汪芳教授为本次活动的召集人,胡燮研究员、覃栎研究员共同参与组织。

45D74

召集人 汪芳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教授

作为本次科学家沙龙活动的召集人和开场主持人,汪芳教授表示:今年的世界工程日主题是“建设可持续世界的工程方案”,而流域是可持续世界的核心组成部分。面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诸多挑战,水工程与流域管理显得愈发重要。流域本身兼具人文与自然双重属性,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居环境。在今天的技术发展中,水在为我们带来很多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如何取得人水关系的平衡成为各个专业共同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今天的活动是一个学科交叉和思想碰撞的过程,我们有幸请到了来自水文科学、环境工程学、考古学和建筑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围绕大家共同关注的“流域文明”话题,从各个角度探讨人与水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化害为利,通过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来获得一个安全宜居的聚落生存环境。

报告专家 崔保山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崔保山教授以“大河三角洲滨海工程与湿地保护”为题作报告。他以黄河口三角洲湿地为例,详细讲述了黄河上游的水利工程、下游的海堤工程和围海造陆工程等人为活动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从种子迁移扩散、植被恢复、底栖动物响应等多角度研究了大河三角洲湿地保护措施,从流域大尺度、景观大格局、水系大网络方面提供了湿地保护的关键路径。

报告专家 赵勇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资源所 副所长、教高

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副所长赵勇正高以“北京五次水危机的启发”为题作报告。他总结了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水资源需求剧增、资源锐减和干旱因素叠加作用下,北京发生五次水危机的原因、解决途径和循环迭代过程,指出危机倒逼下北京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缺水和最节水的城市,分析了由此产生的深度行业竞争和广泛区域竞争,提出了会不会迎来第六次水危机的问题,探讨了潜在解决途径和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报告专家 籍国东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籍国东教授以“寒旱区湖泊流域全链条水质安全保障理念与工程实践”为题作报告。他指出,针对寒旱区湖泊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普遍呈快速萎缩、水资源短缺、水生态退化、水环境恶化等突出问题,他提出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区域污染层级防控-湖体生物功能组服务价值激发提升全链条水质安全保障理念,建立区域点线源全流程分质减排和低温期达标调控关键技术体系,研制工业园废水高效低耗近零排放、城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河湖口人工湿地低温期水质提升核心技术装备,在“一湖两海”等区域进行了工程示范,并推广应用到长江黄河流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

报告专家 刘毅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 副院长、教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毅正高以“水利工程支撑流域文明发展——历史,现在与未来”为题作报告。他以历史、现在和未来为序,阐述了水利工程对中华文明的支撑。报告指出,历史时期,水利工程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体现在支撑国家统一、维系国家命脉、保障江河安澜、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当代水利工程建设历程主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面对江河泛滥开展大江大河治理、为了区域发展大规模建设供水工程、为了粮食安全系统推进灌区建设、大力开放水电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生态环境等新问题提出新治水理念等,目前已基本建成系统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未来的水利工程将进一步向体系化、智慧化、生态化、人文化发展,提升水利新质生产力。

报告专家 刘建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建国研究员以“湖北大洪山南麓史前治水文明研究”为题作报告。他指出,近年来江汉平原的史前考古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围绕石家河、屈家岭、城河等重要遗址开展的田野考古工作,解决了很多重要的史前考古问题。治水文明是早期农业文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四大古文明都是大河文明并非偶然,因为大河流域都拥有良好的水热条件,但先民在农业文明发展的时候也需要解决防洪和灌溉的问题。人与水的关系总是以洪涝和干旱灾害的形式不断呈现,我们的先民在探索与环境之间如何协调的过程中改造了环境,但环境也同时改造了我们人类活动,人类不断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让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融合,不断演进,从而发展到我们现在的文明阶段。

报告专家 刘晓丽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 副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刘晓丽教授以“地下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展与展望”为题作报告。他指出,国内外通过建设地下水利工程进行洪涝灾害防控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历史由来已久,“古罗马水道系统”、“新疆坎儿井”、以及江西赣州“福寿沟防洪排涝系统”就是典型案例。对古代地下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与建设技术进行研究和梳理,可以为现代城市设计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启发。通过煤矿地下水利工程建设的实践发现,建造地下水库,可以实现矿井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地下水资源破坏,保护地表生态。向古人学习,结合城市特点利用巧妙的设计和绿色智能的建造技术构建地下水利工程可能是解决现代城市水问题的科学思路之一。

报告专家 景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教高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泉副总经理以 “在地生长——滨水空间城市更新改造实践”为题作报告。他指出,滨水岸线更新是当前城市更新工作中的重要领域,其中包括调蓄问题、城市风貌、游憩资源、地产价值等。在传统滨水空间设计的基础上,引入”生长性“概念,提出了生长性更新,强调在城市滨水岸线的更新中不断实现适应性和弹性,同时避免过度规划和过度设计,以创造一个动态的、自我调整的城市滨水岸线更新体系。通过分享城市滨水岸线的具体应用案例,总结面对未来挑战,中国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与治理要采取跨学科策略,以学科交叉通力合作,平衡生态环保、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确保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与人民幸福感、获得感的提升,为人民塑造高品质的城市滨水空间。

undefined

图 交流讨论环节嘉宾合影

图 嘉宾在报告厅合影

图 嘉宾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合影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