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召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会议召集 -> 正文

学科前沿 | 回顾:何依教授“传统村落:无序之序 无意之意”

发布日期:2023-04-10

2023年3月30日,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何依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以“传统村落:无序之序 无意之意”为题,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场学术活动由汪芳教授组织并主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宜居城乡地方性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编号5213080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地协调与城乡协同的乡村规划建设研究”(21AZD033)的支持。

undefined

整场报告包括5个部分:保护制度下的传统村落、学术语境中的乡土聚落、乡土聚落营建的集体无意识、传统村落的地理释义、传统村落的秩序与意义。首先,何依教授指出从乡土聚落到传统村落,从价值认识到保护管理,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层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但由于缺少内在的关联性,传统村落在管控制度导向下,基本上还停留在遗产表层上,没有触及到传统村落深层本质,导致规划编制、遗产管理、开发利用等实践环节的偏颇。而探寻村落本质的关键之处,便是本次报告的中心思想:“探索自然演进中的空间秩序,发现集体无意识下的文化意义”。

传统村落的基本特征

何依教授从城乡聚落差异的角度切入,展开对传统村落特征的探讨: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因自上而下的他组织特点,有着一定的营建规制并形成共性基础;乡村在地域空间上呈点群结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分衍出聚落特色,是一个出寓共性中于个性的关系。何依教授用四个字对乡村特色进行了归纳:“土” 是资源禀赋下形成地域特色;“旧”是演化过程中积淀的丰富层积,“慢”是自然节律规定的生活方式,“小”是人地关系和谐的聚落形态。

乡土聚落的集体无意识

接着何依教授从学术语境对聚落营建的集体无意识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乡土聚落是在特定地域的范围内,通过人群定居形成空间集聚,通过营造与使用赋予文化意义,是一个世代相传中“落而成之”的过程。所呈现的状态,出自“民间的盖房习惯”,在一种无意识的经验下完成的,即“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群落。作为 “建筑集合体” ,聚落的存在意义不在于建筑本身,而在于聚落中所容纳的行为。集体无意识是超越功能的习俗范畴,它使当代人能够看到聚落营建的原始意识及本土意象,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

传统村落的秩序与意义

何依教授长期从事宁波地区传统村落研究,在千年水利工程与历代移民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归纳出传统村落的“社会-空间”语义。制度、信仰、宇宙观等本质上不可见的领域,通过村落营造被转化为可视的“形式”,村落形态也因此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一是宗族立“序”。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是自然演进过程中“制度化”设计的潜在规则,其中“房族单元”就是这种规则引导下的产物,它从底层构建了宁波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这种秩序除了在空间形式上有所表现,在社会意义中也发挥着长远的作用。

undefined二是信仰成“境”。传统村落大都拥有自己的“当境庙”,通过祭祀活动与保界神建立关系,建构了一个地缘社会的聚落共同体。村落周边中存在一个神灵保佑的 “境”,赋予了超自然的精神防御作用,每年的游神仪式则诠释了社会记忆传递,使村落在天、地、神、人中找到存在的立足点。

undefined

三是场地聚“合”。传统村落是一种聚合状态,房子与房子相互依存所形成的整体关系,是栖居与自然环境协作的结果,其“土生土长”的自然属性非常强烈。对外部自然环境的适应过程,营造出丰富卓越的聚落景观。

undefined

四是田野为“乡”。传统村落往往都会在人地关系中寻找诗意栖居,建构与自然山水有呼应关系的理想家园,形成一种物境、情境、意境合一的传统村落环境。与此同时,在农耕社会的“乡土中国”中,田野还承载村民“终老是乡”的完整生命周期。

undefined

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

何依教授结合规划实践经历,讲述了如何在工程项目中发现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治学之道和团队特色。以“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团队曾在2005年编制过保护规划,后在2015年进行保护规划修编,十年间对宁波地区传统村落不断探索,找到了隐秘的“社会-空间”语义,获得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undefinedundefined何依教授用自己的科研经历证明,在城乡规划领域中,工程项目和学术研究是一个互构的作用,需要对每一个项目进行“量身定做”,要出“作品”而非仅仅出 “产品” 。最后她说,我研究方式是从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再去寻找相关的理论解释,重要的是上下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学术理路,并在不断积累与拓展知识中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

讲座嘉宾介绍

何 依 教授,华中科技大学

undefined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住建部科技委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的教学、研究及规划实践,关注我国城乡建成遗产环境的演化规律与生存状态,学术专著《四维城市》建构了当代中国城乡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历史的“在场性”,重新诠释了建成遗产的价值。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建筑学报》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长期以山西省、湖北省和宁绍地区为科研基地,主持多项城乡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其中, “沁河流域古村镇集群保护规划”获教育部2013年度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宁波市走马塘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获2015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山西省岚县古迹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获2021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uqKwf0N1gE4XZZiYGbBXiw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