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编号:HA-001
所属年代:后唐时期
所属区域:海河流域-漳河流域
完成学生:宋君扬、林丽鑫
指导教师:袁敬诚、汪芳、杨子江、冯任军
合作高校:沈阳建筑大学、北京大学、云南大学、山西大学
一、区位环境
1)水文环境:清漳河属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沿村东弯曲而过,提供丰富水资源;
2)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500mm左右且呈递减趋势,极端降水少;
3)地形地貌:地处太行山东麓V形河谷,村落呈“鱼形”,西靠山峦、东临清漳河,周围多山地河谷;
4)人文环境:村内有后唐起源的千年古村,原曲村是三省通衢要地,明清古建群密集,“太行江南”的文脉深厚。
二、人水关系
1.水资源利用与技术系统
1)暗渠引水:利用地下“寺中渠”长年无动力自流引清漳河水入村,这是核心的供水系统,能够保障生活与灌溉水源的稳定;
2)古井系统:寺中渠补水形成12眼古井,分布于居住区节点,提供便捷取水点,支撑酿酒等特色生产活动;
3)农业灌溉:依托清漳河及暗渠水源,发展梯田、水田灌溉系统,成为太行山区少有的水稻产地,体现了水的高效利用。
2.水空间布局与形态营造
1)背山面水的选址:村落踞西侧高地、面向清漳河,其背山面水顺势的格局,形成了独特的“鱼形”结构,契合了自然地形与风水理念;
2)依水定向的街道:主街南北贯通(约4.5m宽)且严格平行于清漳河,为村落主轴,次街东西向延伸(2~3m),顺应水系形成“鱼骨状”的路网结构;
3)亲水布局的建筑:关键建筑(如真武阁、龙王庙)临河高地而建,形似“鱼鳍”,既亲近水源、祈求庇佑,又能利用地势防洪避险;
4)自然划分的边界:东以清漳河干流、南以石河为自然边界,西、北靠山体形成天然屏障,清晰界定了村落领域并与环境融合。
三、小结
原曲村地处清漳河谷,宏观上处于V形峡谷中,村落呈“鱼形”、背山面水,清漳河提供核心水源。村民以暗渠(寺中渠)和古井系统引水,支撑生活、灌溉及水稻种植。空间布局上顺应水系,主街平行河道,建筑临水而建,寨墙兼具防洪边界功能。人水关系体现了“居高亲水敬水”的智慧,既利用水资源发展农业,又通过选址与工程规避水患,形成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河谷聚落。
参考文献
杜亮亮,周雪英,赵有谱,王式功. (2017).河北邯郸地区极端降水指数气候特征及其与降水量、气温的关系.干旱气象(06), 968-974+1003.
谢空,靳博文,赵宏宇. (2021).太行山清漳河流域传统村落风貌特征研究——以原曲村为例.建筑与文化(06), 258-260.
张利平,曾思栋,夏军,王任超. (2011).漳卫河流域水文循环过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自然资源学报, 26(7), 10.
Bian J, Chen W, Zeng J.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8):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