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名称】036 YE-009
【依托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镇人民政府
【负责专家】高兴玺 教授
【所属地区】黄河流域 /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
【联系方式】刘泽鹏,ual0506@163.com
【基地属性】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
【基地特色】
1)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碛口古镇依托黄河渡口形成独特的山地聚落格局,是明清时期晋商贸易枢纽与黄河水运的重要节点。古镇空间规划顺应地形呈梯田式层叠分布,以主街为轴线串联码头、商号、货栈与民居,形成“前店后仓、下商上居”的功能分区。现存明清街巷肌理完整,黑龙庙、长兴店、荣光店等历史建筑保存完好,展现了商贸集镇与自然地形有机融合的营建智慧;
2)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碛口古镇作为黄河中游“水旱码头”的活态标本,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现存明清古建筑群、古商号遗址、黑龙庙戏台及纤夫古道等物质遗产,承载着晋商“西货东运”的商贸记忆与黄河船工号子等非物质文化。古镇曾是“秦晋之要冲,东西之孔道”,其多元文化融合特征体现在建筑形制(如窑洞与四合院结合)、民俗信仰(河神崇拜与商贸神祇共祀)及商帮会馆遗存中。古镇已成为黄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核心载体;
3)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碛口地处黄河干流与湫水河交汇处,拥有独特的黄土高原峡谷地貌与黄河湿地景观。区域生态基底以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林、湫水河小流域综合治理区及黄河滩涂湿地为主体,通过淤地坝、梯田等工程持续改善生态脆弱性。
【已有积累】
1)项目基础
① 临县碛口镇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
② 临县碛口镇高家塔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项目
——信息来源于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项目公示
2)数据基础
① 水文数据:河流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等的长期监测数据;
② 气象数据: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象要素的历史记录;
③ 地理数据:大地测量数据、数字正射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等;
④ 会经济数据:黄河流域垣曲县内人口分布、经济活动、土地利用等信息等。
【预期开展科技服务与教学活动】
1)流域聚落与空间规划
① 科技服务:对碛口古镇梯田式层叠聚落格局进行空间形态解析,构建“山地-水系-聚落”耦合关系的模型,优化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与功能分区策略。结合黄土高原沟壑区地理特征,开展传统民居(如窑洞与四合院结合形式)的适应性改造研究,探索现代生活需求与历史风貌协调的更新路径;
② 教学内容:组织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进行聚落空间测绘与历史建筑数据采集,结合北京大学“社会综合实践调查”课程经验,运用无人机航拍、激光扫描等技术建立古镇三维数据库;分析碛口“前店后仓、下商上居”功能分区的历史逻辑,设计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传统街区活化利用方案。
2)流域文明与遗产传承
① 科技服务:系统梳理碛口古镇明清商贸遗存,重点研究如何修复古商号、纤夫古道及传统民居建筑群,建立以黑龙庙为核心的晋商祭祀文化研究基地;开展黄河漕运历史文献与口述史整理,挖掘晋商贸易网络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实物证据(如商帮账册、货运票据),推动碛口“水旱码头”文化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② 教学内容:黄河商贸文明与乡土社会实践研究,组织学生参与古建筑测绘、民俗活动记录(如河神祭祀、社火表演)及传统手工艺(如木雕、石雕)传承实践;结合山西大学地方文化研究经验,设计“晋商贸易路线”研学项目,带领学生沿湫水河考察古渡口、货栈遗址,分析商贸聚落与自然地理的互动关系。
3)流域生态与绿色发展
① 科技服务:围绕碛口黄河湿地与百年古枣林生态资源,构建“生态农业-文化体验-低碳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依托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规划徒步廊道与观景平台,串联古镇、梯田与黄河峡谷景观,打造低强度生态旅游示范区;
②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与生态旅游路线策划(如古村导览、农事体验),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经济共生的绿色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