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学术交流 -> 正文

报告回顾 | 汪芳教授“中华文明的典型容器:‘黄-运-长’流域共同体”

发布日期:2023-10-16

10月14日至15日,第十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于华中科技大学梧桐语问学中心顺利召开。大会以“走向区域的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管理、传承与利用等多领域知名专家与学者对推动区域性城乡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本次会议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华中科技大学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承办、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协办,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业遗产教席、湖北省城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城市仿真重点实验室、重点领域国土空间规划基础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鼎力支持,以及《新建筑》、《国际城市规划》的学术支持。

汪芳教授受邀做主旨报告“中华文明的典型容器:‘黄-运-长流域共同体”。

主要观点:

流域是联系不同时空和不同要素的纽带与容器,是自然系统与人文系统相互作用的人居单元,体现出人类对环境变化以文化响应的长时序、多尺度的地方适应过程,也是一个体现人与自然协同性的整体系统。因此,单一视角无法解决复杂的流域人居系统问题。目前,流域人居系统面临着系统复杂性、要素多元性、数据碎片化等挑战,为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相关重要规划,需要结合时空多维视角、学科交叉途径、智慧计算技术进行研究突破。

“黄-运-长”流域共同体作为中华文明的“典型容器”,是反映自然适应和人工干预影响下人水关系演化的全球最典型区域之一。这里共有317万平方公里,以33%的国土面积孕育了全国63%的经济体量和66%的人口数量,其中包含了全国65.0%、72.4%、68.2%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以及64.7%的传统村落、74.0%的全国文保单位、66.0%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8.6%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65.6%的A级景区。涉及了自然形成、人工干预2种源起水体类型,黄河、长江是水能丰富的自然河流,位列“世界十大长河”,大运河则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人工水系;作为文明起源和文化传播的代表性区域,也是人水关系和矛盾的代表性区域,呈现出文化、气候、地貌,以及城镇化发育水平的多样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重大战略出台,代表了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3类国家重点关注方向。

近年来,项目组在这一区域持续开展流域文化遗产考察,主要关注史前遗址、传统村落、历史城镇等,围绕流域人居的地方性和适应性,搭建起“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其中包括国际、部级、省级、学会等多个学产研工作平台。团队以实地考察为基础,结合考古、水文、遥感、生态等方面数据,构建流域建成环境多源数据库,并探索空间规划数据的融合技术,与中国电建西北院合作,建立起“长时序与多尺度流域人居环境智慧应用平台”。团队探讨了“黄-运-长”流域共同体中的三类典型人地关系:黄河中上游区域为资源约束下的人工干预类型、长江中游区域为水源涵养下的人水共生类型,以及黄河中下游黄运交汇区为水患扰动与黄运交汇的适应类型。黄河中上游涉及水利移民背景下的异地更新型聚落,以及黄土高原等自然生态环境脆弱敏感地区的聚落人水响应;黄河中下游区域是以水患扰动与黄运交汇作为主要切入点,探索长时序中在自然资源禀赋和人工强烈干预下城镇的兴起与衰落,以及该区域独有的“城摞城”现象;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等地区则是人水共生的典范,在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过程中,随着治水能力的提升,聚落点从四级阶地走向了大江大河之滨。结合以上类型,展示了区域尺度、聚落尺度,和建筑尺度上的空间多尺度研究成果,以及在原址更新型聚落、异地更新型聚落的运用,并开展在黄河流域的汾河流域、龙羊峡至兰州干流区间等地区的空间多尺度嵌套实践工作。

部分转载

https://mp.weixin.qq.com/s/FwMmRGVSX-xN-1Tqgxca-A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