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回顾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报告回顾 -> 正文

流域作为人居系统遗产的容器和纽带

发布日期:2023-10-25

10月21-22日,以“管控与创新——城乡演进中的历史环境再生”为主题的第四届建成遗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建筑学会与同济大学共同主办,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中国建筑学会城乡建成遗产学术委员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建筑遗产、《Built Heritage两刊编辑部联合承办。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城市空间发展更加注重增量的结构调整和存量的提质改造。保护与再生的思考和行动也在悄然变化,国家高层倡导“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保护发展观开始渐入人心。保护与再生的理念、方法和解决途径不断进步,学界业界与全社会的互动和共识正在不断增强。但在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保护与再生事业,也面临着复杂的权益博弈和利害冲突,挑战艰巨,推进困难。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以动态管控为工具,传承创新为目标,将以保护为导向的单一行动纳入融合地方文化保护与培育、文化价值阐释与展示、生态与环境保护、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等多重目标的综合框架中,构成了本次会议研讨的核心议题。

汪芳教授受邀做主旨报告“流域作为人居系统遗产的容器和纽带”。早期人类逐水而居,人水关系是人地关系中最为本质、经典、持久的反映,流域孕育形成了分布连续、具有鲜明地方特征的文明和聚落。近年来伴随经济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流域空间保护与人居环境建设割裂,引发了系列城乡建设问题。在“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际,需立足城乡更新,从城乡规划、环境考古、生态学、水文水资源等多领域视角解决关键问题。从“容器与纽带”两个维度理解流域人居系统,并进一步以三组最为典型的人水关系案例,回应短时序的人地适应、长时序的人地关系演化问题,探索流域人居作为容器、纽带以及共同体的理念在流域人居空间聚落遗产保护中的运用,寻求流域人居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以期为流域人居遗产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引导。

部分转载

https://mp.weixin.qq.com/s/ZtHfYGSy7cEFs-PHXONDow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