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专题活动 -> 学科前沿 -> 正文

学科前沿 | 回顾:刘滨谊教授“学科立根基·科学建未来:风景园林人的科学感受、认知及应对”

发布日期:2023-06-12

2023年5月9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滨谊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以“学科立根基·科学建未来——风景园林人的科学感受、认知及应对”为题,为师生带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本场学术活动由汪芳教授组织并主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宜居城乡地方性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编号5213080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地协调与城乡协同的乡村规划建设研究”(21AZD033)的支持。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敏老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编辑吴宇江老师、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王志芳老师作为交流嘉宾出席活动。

报告基于刘滨谊教授40年来的研究与实践,回顾了景观感知应作为科学研究线索在风景园林学科专业中的重要影响与发展演化。报告共包括5个部分:风景园林专业的起点与终极、中国风景园林科学研究的线索、风景园林感知应的科学研究、与古为新与传承创新、风景园林的未来。

undefined

风景园林学科的使命

刘滨谊教授从符号学语汇的角度切入,指出中国数千年传统人居环境演进一直是以风景园林为主导。中国传统建筑的母语是中国园林,中国传统城镇的母语是中国风景,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母语是中国风景园林。基于对风景园林学科进行再认识与三个学科常识(学科不同于专业、本科教育不同于研究生培养、学术不同于专业),刘滨谊教授指出,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风景园林科学体系是风景园林学科不变的使命。

“人-境”模型

生命必需的能量、信息与时空三元素是人类群体环境生存发展的起点,构成了人类生存之环。刘滨谊教授指出,风景园林学科以其对生命的感受、对生存的认知、对生态环境的应对,即“感知应”将生存之环的三元组成部分完美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承担了构筑人类生存的理想之环的使命。基于上述内容,刘滨谊教授提出了“人-境”感知应的个体模型与“人-境”感知应的群体模型。两个模型分别展示了通过人类与环境的互动产生的由内而外、自下而上的个体感知应和人类被环境感应集合所有个体感应而形成的群体感应。从人类个体生存环境感知应出发,经群体发挥再到实现个体的终极结果——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带来的幸福感落实到每一个体上。

风景园林科学时代前的三大阶段

在风景园林史学研究部分,刘滨谊教授介绍了由“风景感知应”引发的中国风景观和中国人居的生命观、时空观、价值观。他指出,古人“制风度景”一切基于风景感应,风景是目标、价值观、评价标准、方法、结果,并且将科学时代以前的风景园林研究分解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古人研究风景,意图从中获得能量基础。第二阶段,对风景的研究具有社会科学的特征,“风景”是封建“礼乐”制度建立的基础。第三阶段,风景与诗词书画相结合,开启了人化自然的价值追求,成为心灵的镜像投射。

景观感应理论框架

刘滨谊教授强调,科学研究需要不断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叠加与构建,并非破旧立新式地抛弃以往的研究成果。景观感应理论体系框架包含六向三轴,以直角坐标系示意,坐标系的“三轴”指坐标系XX’、YY’、ZZ’轴,代表着景观感应的3 个基本通道,即形、情、理,坐标系的原点标志着景观感应的综合,即神与意。沿袭了冯纪忠先生对科学前时代人类环境感应审美的五阶段研究,以形、情、理、神、意五元素的关系及其共性为基础。首先,五元素处于不同层级,形、情、理三元素位于第一层;神、意元素位于第二层。其次,每一元素都包含主观、客观两方面,其中,第一层级的形、情、理各自以坐标系实轴代表客观方面,以虚轴代表主观方面,并且主客是连续合一的;发自于坐标系原点的第二层级的神、意,体现着“二元互动”;“主客合一”后的“意”,属于第三层级,同样以坐标系为原点。最后,神代表着形、情、理三元耦合、主客一体的源于外界感知的结果,涵盖了景观感应传递、展现的风景园林景观美学精神,“物境- 情境- 意境”是其目前已知的基本感应模式;意是形、情、理三元耦合、主客合一的发自内心的应对,意的生成“有法无式”,如“意在笔先”之法。

三轴六向全域理论

刘滨谊教授在景观感应理论体系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风景园林感悟体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构建,最终创立了以风景园林学科发展为坐标原点,以形态、活动、背景为“三轴”,“三轴”与意向、思想、社会共同组成“六向”的风景园林全域理论与应用拓展体系。理论涵盖了科学、艺术、工程三大领域,以及风景园林实践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条例、资源环境生态、策划规划、设计营造等方面。理论应对体系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一系列工程综合构成的实践体系,包含了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修复利用、文化传承创新等内容。

风景园林“感知行”

刘滨谊教授指出,“感知行”三者合一是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的核心关键。“感”决定其风景园林从学科认知、知识体系、理论技术创新到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应用的学科全方位的定位定向;“知”决定其风景园林学科以现代化水平和学科竞争力为标志的站位层级;“行”决定其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实现目标,发挥作用的动力、效率和执行力自上而下的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群体认知来源于众多个体,缘起于每一个体的风景园林感知行。

刘斌谊教授总结道,生态文明与中国人的环境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源头来自中国风景园林,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规划设计师未来百年的新征程。汪芳教授对刘滨谊教授立意深远、内容详实的讲座表示感谢,并指出在郊野、乡村中的经历对风景园林学术研究起到的基础性影响,刘滨谊教授从自我感知到学术自由的学术经历分享也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点评与交流环节,与会嘉宾们围绕讲座内容进行了多方位的分享和交流,不同意见的碰撞启发了听众们对风景园林学科的深入思考。张敏老师率先发言,他强调理解人居环境学科要注意“三广”,即时间、空间、学科尺度的广泛。长时序的观察、区域的宏观视角、多学科的融汇对理解人居环境科学而言是十分必要的。吴宇江老师表示刘滨谊教授继承了导师冯纪忠先生对风景园林审美五要素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风景园林学科“三元论”体系。王志芳老师针对不同阶段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培养教育与刘滨谊教授进行交流。刘教授强调,本硕博教育应当循序渐进,虽然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但应当以正确世界观、有效方法论、先进操作技术为一贯的培养目标。汪芳老师表示应对城乡建设发展中持续出现的问题,景观“感知应”理论体系不断迭代、完善,体现了该理论的生命力。最后,刘滨谊教授在总结中谈到,科学凝结未来,风景园林科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国家的需求与学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风景园林领域尚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空白点,有待青年学生进行探索。

讲座嘉宾介绍

刘滨谊 教授,同济大学

undefined

现任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委员会主任、风景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导;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博导;苏州大学驻校学者;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从事风景园林景观学科建设与专业教育40年,创立风景园林与人居环境三元论理论体系。已指导毕业风景园林学博士44名、硕士190多名获得学位;出版著作17部,论文545篇,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科技部支撑计划1项及200多项风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实践项目。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Y8SzsWWq2n_3vEVTjkJhQ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