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记忆不断地产生和延续。每个人、每件事都在持续形成新的记忆,同时也在经历着被记忆和重新记忆的过程。记忆是阐释空间和地方性意义的组成部分,并对地方的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城市精神和文化身份的支撑作用,承载过往记忆、容纳现代生活的旧城依然是城市活力和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可以将相对真实、完整的片段保存和活化于城市扩张后的巨构轮廓之中。
同时,城乡发展也反作用于集体记忆。古老的记忆不断消失,愈发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是导致记忆危机的主要原因。快速城镇化中大规模的建设活动、人口结构调整、现代化生活需求变化等,导致城镇面貌趋同和文化同质,使我们的社会面临着失忆、错忆、残忆、断忆的危机。中国城镇化这一历程过于迅猛,没有充分汲取国际上可以借鉴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规模人口迁移现象,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人口迁徙规模已达2.21亿,占全国人口的16.53%,是1980年的12倍,中国城镇化率首次历史性突破50%大关;至2015年,城镇化率已达56.1%。从分布情况来看,除城乡接合部,旧城由于其租金低廉而临近城市中心区,更是成为新移民人群到达城市后最主要的聚集地。这对社会空间与地方文化造成影响与冲击的同时,也带来对宏观城市结构、城市记忆、地方性与原真性的影响。
结合上述提及的记忆的构成要素、作用机制,以及涉及的不同人群,引发我们思考:
(1)记忆的保存,是让我们永远留在过去吗?城市记忆的保护等同于城市遗产的保护吗?如何平衡过去记忆和未来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面对城市这个空间转换与记忆的容器,应该如何对待历史和未来?
(2)乡村聚落具有相对稳定的“景观基因”,而城市历史地段生存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两者的记忆应如何维系和塑造?
(3)旅游开发是造成文化破坏和记忆消失的诱因,还是保存城镇记忆、传承地域文化和记住乡愁的重要载体?
(4)在广阔的文化横向对比中,国内外城镇记忆在价值观和关注点上存在怎样的差异性,对西方学术体系如何借鉴,在中国的语境如何客观理性地评价?
(5)在深远的技术发展进程中,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在城市文化遗产修复与保护中的应用,为城市记忆的恢复与存储、传播与传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否可以取代传统保护方法?
种种问题,多样观点,在此碰撞。
论文信息:
汪芳,吕舟,张兵,张松,董卫,刘沛林,黄震方,吴必虎,陆邵明,徐菲菲,甄峰.迁移中的记忆与乡愁:城乡记忆的演变机制和空间逻辑.地理研究,2017,36(1):3-25.
转载节选:https://mp.weixin.qq.com/s/YLN0B71FZX7yVzeGpEnD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