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发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科研动态 -> 论著发表 -> 正文

汪芳课题组:黄河流域传统村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适应性研究

发布日期:2022-10-02

为探索中国传统村落在保护与开发背景下的适应性,本研究以黄河流域684个传统村落为例,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构建三维自然-人文综合指标体系,表征其自然系统与人工环境,描述村落适应状态的时空耦合与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测度不同开发类型村落的适应差异,并分析其内外机制。该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2130804)的支持,并获得北京大学 “本科生科研训练”优秀项目,于2022年9月14日在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SCI)期刊在线刊发。

根据适应性循环理论,适宜性(adaptability)通过潜力(potential)、连通度(connectivity)、恢复力(resilience)三个维度衡量。潜力决定了系统未来可供选择的范畴,被认为是系统的“财富”。连通度是指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数量和频率,表示的是系统控制自身状态的程度。恢复力则是系统经历扰乱仍然保持其持续功能和控制力的能力。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研究传统村落的社会-生态系统,为村落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定量研究视角。但当前的研究多关注村落和建筑单体的保护,对于区域性文化遗产的研究较少,缺乏将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耦合并具体运用的研究。

本文基于自然及人文环境相互影响与依存的视角,从适应性的角度探讨以下有关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的三个问题:

(1)作为黄河流域线性遗产网络的基础,传统村落这一文化节点的适应性是怎样的?

(2)不同类型的开发方式对村落资源究竟起到激活还是束缚的作用?

(3)怎样才能振兴不同情境下的传统村落、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图 本研究分析框架

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方面,首先通过选取传统村落的自然和人文要素的数据,分别归入适应性循环理论的潜力、连通度和恢复力3个维度中;经归一化和熵权法处理后,构建适应性循环三维指标体系;定性方面,通过多渠道查询关于684个传统村落状况的文字记载和图片,结合村落景观、区位、产业、文化等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行综合判别,将传统村落划分为尚未开发和4种主导开发类型。

undefined图 黄河流域传统村落适应性演化

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8年,传统村落的适应性总体趋于恶化,空间上呈现地域分异特点;(2)与未开发的传统村落相比,以民宿农家乐为主的村落适应性较差,而以传统民族文化和生态休闲农业为主的村落适应性较好;(3)能否实现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有效对接决定了村落被激活或束缚。

适应性与内外资源的关联思考

首先,黄河流域传统村落的适应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地域分异特征,地理区位和路网结构等客观要素影响村落对外部资源的可获得性,超过半数的传统村落并未能形成常态循环,而是长期依赖外部资源注入。其次,系统性开发对于传统村落的适应演化具有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双向可能,通过内生资源及其利用方式而差异地作用于村落。对传统村落进行开发并使之适应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外部资源和内生资源的互动下进行的。在缺乏外部力量介入时,村民由于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较低,普遍经营农家乐等门槛低、产品单调的项目,在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处于劣势。而接受外部资源输入也可能面临乡土文化异化以及村民主体地位边缘化等问题。旅游使村落被激活或束缚,最后要回归到外来资金、管理经验等外部资源与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等内生资源的协调配合上。

化解外源性与内源性的发展矛盾将是未来重点工作。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要求放弃外源性大拆大建、破坏乡村性的建设方式。但正如传统文化主导型村落出现了“企业+村民”的有效发展模式,并非是要放弃外部资源力量的注入。相反,为了实现与外部市场的有效对接,不仅需要改善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以振兴边缘村落,也要从区域层次进行统筹规划,从围绕单个村落的开发模式转向以线路为中心,平衡外部资源在开发过热与冷点地区的分配,避免陷入僵化等不利情境。而从内生资源角度,一方面需要深挖资源的内涵价值,如对生态休闲主导型村落,宜就地利用原生态实现在地化。另一方面,重塑村落秩序,提高村落社会系统层面的组织架构与包容整合能力,将有利于维护地方文脉和特色。如倚重民宿农家乐的部分传统村落,其适应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有效管理制度的形成。

undefined

图 各类型传统村落的常态循环与病态陷阱比例



文章信息

Wang F*, Zhao XG, Qiu YX, Luo J. Adaptabilit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as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Indoor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2, doi:10.1177/1420326X221126056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77/1420326X221126056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