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列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列表 -> 正文

首届流域城乡空间规划研讨会

发布日期:2019-12-20

      在人地系统中,流域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理单元,也是当前人地关系最紧张的区域。世界文明多发源于大河流域,人类和水处于共同进化的过程之中。作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地,黄河流域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同时,流域城水关系、城乡空间研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流域城乡空间演变过程与动力机制、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耦合关系有待深入,流域研究的学科交叉综合程度有待提高。只有将人工建成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等视为相互影响的“生命共同体”组成要素,充分研究其相互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流域系统中的人地和谐、有序发展。

      2019年12月14日,首届流域城乡空间规划研讨会“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美好人居”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大厅召开,旨在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深化流域人地关系研究,为新时期规划提供更多的思路。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主办,并得到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支持。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于2018年由中德科学中心批准组建,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德国科学基金会共同资助研究中国黄河-德国莱茵河流域的基础平台,组长为北京大学汪芳教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院所及相关部委等共60余家单位的近200人员参加本次会议。


开幕式致辞


       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冯长春教授主持,并邀请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周一星先生致辞。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组长汪芳致欢迎辞。

5D0C4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周一星先生致辞

      周一星先生在致辞中指出:流域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的空间媒介,是一类特殊的区域。水系作为联系区域城乡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流域城乡发展的重要依托。以“人-水-环境”为主体的复杂人地耦合系统,一直受到规划界、地理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流域城乡空间规划,整体谋划新时代流域空间的开发保护格局,有利于推动实现流域的高质量发展、流域居民的高品质生活。顺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需求,通过对长时序、关键时期和剧烈变化时期内的“人-地-水-城”体系的综合规划研究,可以充实规划学科研究的领域,推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设。黄河的保护和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北京大学具有深厚的文理综合学术背景,多年来,持续关注黄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发展,探索黄河流域的自然系统与人文环境的耦合特征与规律。北京大学的多个专业在黄河流域的地理水文、生态系统、古今人地关系、城乡保护与规划等领域开展研究,致力于推动解决流域空间发展中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基础性的科学问题,并积极进行流域空间的规划实践。借由今年黄河流域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在北京大学举办此次会议,具有特别的意义,为未来的研究征途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由衷期望以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作为挂靠单位,顺利筹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城乡空间学术委员会,为未来继续推动黄河、长江、珠江等重要流域的保护治理与城乡发展提供更多的规划力量。


undefined

北京大学冯长春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教授、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组长汪芳致欢迎辞


主旨报告:治黄方略


王浩院士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北京大学双聘院士

报告题目:新时期治黄方略探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浩院士做主旨报告

       王浩院士同时为北京大学双聘院士,在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进行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在报告中,王浩院士首先介绍了新时期治黄矛盾及其演变。他认为“水少”是由黄河流域气象水文条件及其承载规模共同决定的,已经演化成为当前的主要矛盾;“沙多”是黄河流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暴雨特征共同作用,是治黄复杂性的主要原因,但已经得到大幅度控制。水沙调控能力不足是治黄历史长期面临的问题,新时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此外,王浩院士指出,控制用水强度是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该任务与社会经济和人居环境对于用水的需求构成了黄河治理的主要难点。针对这一难题,优先措施是实施深度节水。同时,面对黄河流域未来水资源供需矛盾,西部调水工程可为黄河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水源,为水沙协调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最后,王浩院士提出了新时期治黄方略的五点构想,包括: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方略、以水为脉的系统治理方略、应对极端灾害风险的综合预防方略、流域自然-社会水循环协同管控方略,以及流域和区域统筹的五大平衡控制方略。


主题报告:生命共同体


主持人:王世福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人:汪   芳  教授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黄河流域城乡建成环境与生命共同体

讨论交流:

张晓玲  研究员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

赵    勇  教授级高工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张子龙  教授 (兰州大学)


北京大学汪芳教授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汪芳教授在主题报告中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具有地方性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建成环境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构成了黄河流域千姿百态的城乡景观。选取人-水关系、城-水关系作为切入点,从建筑、地段、城镇、区域等多尺度,历史、现在和未来等长时序的角度,来探索黄河流域生命共同体系统中的人工干预与自然系统的人地和谐。团队以NSFC-DFG城镇化与地方性合作小组为平台,联合4个校内学院、8所兄弟院所多学科背景的专家,建立2个数据合作平台、6个黄河野外工作站开展工作。同时通过多次组织野外考察,如8省7300公里“黄河流域城乡环境保护与更新考察”、由东向西从太行山到乌鞘岭的“黄河流域中上游聚落考察”,着重探索:(1) 城水关系与古镇古城兴衰;(2) 工程设施及对周边城镇村落的影响;(3) 城镇聚落间的竞合关系;(4) 黄河流域的人文与生态系统耦合等。构建多空间尺度、长时间序列、多要素类型的黄河流域生命共同体样本数据库,建立黄河流域生命体要素的关联系统,模拟预测优化生命体的未来发展,系统化实现多学科技术方法集成,推进黄河流域的人地和谐、城乡统筹及可持续发展。

王世福教授主持及“生命共同体”板块的讨论交流

      将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视作生命共同体,探索人地和谐的理念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华南理工大学王世福教授总结到:王浩院士提出“建城先理水”,是贯彻生态文明理念下“山水林田湖城”作为生命综合体的要求,迫切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创新;汪芳教授提出流域城乡空间需关注“地方性”和“适应性”,同样指向了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与城乡建成环境和谐发展的目标。流域的综合研究和规划干预涉及水科学与城市科学的多学科深度融合,并将有利于拓展各相关传统学科的内涵。

FB60

张晓玲研究员、赵勇教授、张子龙教授参与讨论交流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张晓玲研究员提到:当前人类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的调整,人地关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此背景下,以生命共同体的视角来探讨建成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不仅适用于流域空间,而且对全国的资源整体配置也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研究。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赵勇教授提到:如何处理城乡空间规划中水资源需求矛盾是一大挑战,研究表明充分挖掘节水潜力对支撑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十分关键,如何协调好水资源节约、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问题。此外,黄河不像长江,没有通航能力,如何将其上游、中游、下游的城乡空间规划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是未来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兰州大学张子龙教授提到:就目前而言,黄河流域沿线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联系仍不够紧密。黄土高原生态网络碎片化的问题,与中小城市城镇化的无序发展有很大关系。针对这个问题,在黄河流域,应该坚持点状开发,以发展区域节点大城市为主,遏制部分无序蔓延的中小城市碎片化发展趋势,以维持黄河流域的生态景观、生态功能的一致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主题报告:历史演变


主持人:吴朋飞  副教授 (河南大学)

报告人:刘峰贵  教授 (青海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黄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区域演变

讨论交流:

沈   磊   教授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

王长松  研究员 (北京大学)

徐婉玲  研究馆员 (故宫博物院)


6FBF

青海师范大学刘峰贵教授做主题报告

       青海师范大学刘峰贵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黄河流域新石器史前文化主要有甘青文化区、河套文化区、中原文化区、海岱文化区等四个文化分区,在全新世适宜期这些文化的分布空间和规模呈现扩张趋势。距今4000年前后,甘青、河套、海岱文化出现了萎缩和衰退的现象,文化性质发生了演变,并且在空间上明显呈现向中原文化区聚集的趋势。气候可能是造成黄河流域新石器史前文化发生演变的关键原因,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均在这个阶段因为气候变化而衰落,只有黄河流域的文明未曾消亡。黄土、湖泊和泥炭等沉积物的气候记录表明,距今4000年前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发生了降温事件,并且也有研究表明,这个时期黄河流域石笋记录了这个时期曾发生3次极端强降雨事件。除了气候变化因素外,黄河流域新石器史前文化演变的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以及承载力等因素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产生影响的阈值仍有待探讨。

F004

吴朋飞副教授主持及“历史演变”板块的讨论交流

       在讨论交流中,河南大学吴朋飞副教授提出:刘峰贵教授的报告从格局-过程-机制视角探讨了我国4000年前后黄河流域甘青、河套、海岱、中原以及毗邻的燕辽等文化区的文化类型、演化过程,并重点阐述气候冷暖变化对文化嬗变的影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研究手段多样,视角和观点新明,讲述了我国早期文明的“黄河故事”。同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时空交织、穿越千年的自然和人文之河。今后应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从人地关系角度,长时段多视角揭示千百年来黄河流域“人—城—水”关系的生存智慧与生活之道,营造造福人民的美好人居环境,坚定文化自信,为讲好黄河故事共同努力。

EA8A

沈磊教授、王长松研究员、徐婉玲研究馆员参与讨论交流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沈磊教授提到: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差别巨大。水量方面,黄河水量仅约为长江的1/7;在GDP、税收、工业产值、人口等方面,长江流域都远高于黄河流域。黄河既要保护,又要治理,也要发展。这需要聚焦三个问题:一是生态保护,安澜工程,流域治理;二是文化传承,黄河流域长期是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三是高质量发展。

      北京大学王长松研究员提到:学界普遍认为气候的变化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巨大。全新世时期主要分为两个气候变化期,距今1万年至5000年间为仰韶文化暖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繁茂,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也处于快速发展和扩张阶段。到距今4000年前,气温开始转冷,黄河流域处于异常的洪水多发期,影响了人类的迁徙、治水等活动,促使不同地域的文化聚合。新石器时期,同样也是黄河流域农业的出现和发展时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的能动性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故宫博物院徐婉玲研究馆员提到:故宫博物院所藏有关天文、地理以及治河的古籍档案和文物藏品应该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的重要学术资源。长期以来,故宫博物院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著名学者竺可桢、侯仁之诸先生与故宫博物院有很深的渊源,他们利用故宫文献,辅助科学研究,发表重要科研成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学术支持。


主题报告:人居环境


主持人:杨俊宴  教授 (东南大学)

报告人:党安荣  教授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黄河流域人居环境时空特征及其演变研究方法

讨论交流:

王    静  教授 (武汉大学)

陈    春  教授 (重庆交通大学)

梁思思  副教授 (清华大学)

乐晗宁  理事 (香港规划师学会)


600B

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做主题报告

      清华大学党安荣教授在报告中首先阐述了流域人居环境的内涵。他基于吴良镛院士所创建的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体系,表明人居环境科学是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居环境涵盖居住系统、支撑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五大系统。因此,研究流域人居环境,应该首先从人的需求出发,在考虑人的衣食住行满足和文娱康养便捷的同时,还要考虑自然生态基底的承载能力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其最终目标是构建美好人居环境。针对黄河流域时空特征及其演变的研究方法,需注重时间与空间多尺度方法的集成、自然与人文多维度方法的耦合、定性与定量大数据技术方法的运用,并针对黄土高原之上的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流域,开展城镇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长城沿线文化遗产监测、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等研究探索。流域人居环境研究的技术体系、方法体系、服务体系的构建与改进仍有待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讨论交流中,东南大学杨俊宴教授提到:党安荣教授从五大维度给大家介绍了流域人居环境的历史演变和未来发展,把历史和未来串联在统一的大视角,并提出了建立技术平台以支撑未来的人居环境。同时,杨俊宴教授也认为:传统规划设计人员一直在一个小的尺度中来看待问题,今天从流域这样宏阔的视角来看未来人居环境的发展,并交叉空间规划和水环境两个学科群来研究,令人耳目一新。

D95A

杨俊宴教授主持及“人居环境”板块的讨论交流



C9F8

王静教授、陈春教授、梁思思副教授、乐晗宁理事参与交流讨论

      武汉大学王静教授提到:王浩院士对于黄河流域的水少沙多问题给出了高屋建瓴的方略。规划研究应以大数据支持下的现代技术为支撑,体现多学科交叉,进行人文与自然的综合研究。黄河流域本身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历史人文要素非常密集的区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地带。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更加重视对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其次,黄河流域要将自然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协同,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保护需求并重。

      重庆交通大学陈春教授提到:黄河流域一方面生态脆弱区分布面积大、脆弱生态类型多,另一方面流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扶贫攻坚任务重。未来黄河流域的发展宜采取“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方式。已有的沿线大城市应重点开发,开发过程注意生态保护;此外,要挖掘黄河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差异化发展生态旅游,形成不同地区的人文特色。

      清华大学梁思思副教授提到:黄河流域空间规划研究是“美好国土,美好城乡,美丽人居,美丽家园”的重要空间承载之一,规划设计者一方面可从“治城理水,以水为底”为切入点,以流域生态为本底,理解并分析黄河“易淤易堵易徙”特征与人居空间选址、布局和演变的相互关联;另一方面可以依据“城水相生,蓝绿交织”的理念,将水系作为最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规划设计策略相结合,在规划实践中营造城水交融的美好人居环境。

       香港规划师学会乐晗宁理事提到:流域空间规划需要关注具体操作的方法、过程和机构设置,从而推动规划实施。以香港的海滨事务委员会为例,该委员会在海滨发展项目中担任监察和咨询角色,并利用政府拨款统筹、监督和落实优化项目。委员会包括来自规划署、海事署、运输署等的七位官方成员,十二位来自香港规划师学会、建筑师学会、工程师学会等非官方的团体成员,及十一位非官方个人成员,并在项目初期与社会各界不同利益相关者进行深入沟通,使设计更能满足当区市民的需要。



      研讨会结束时,冯长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当前,国土空间规划正在全国开展。此时思考流域层面的城乡空间规划是个很好的契机,可以促进流域生态、社会、经济、人文等层面的综合发展。在我国三大流域之中,黄河具有中华民族母亲河的特殊地位。近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因此,调查、分析、评价、治理黄河流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在各位老师、同学的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主旨报告和三个主题报告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也留下了可以深入探讨的话题,让我们期待未来能在人居环境、生态发展、规划落实等方面做更进一步的讨论。

     14日下午,就申请筹备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城乡空间学术委员会,各位筹备成员围绕相关的各项工作进行探讨,并表示:在学会的指导下,要充分体现流域空间独特性、个性化、多尺度的特点,跨学科的专家们相互启发,通过不同学科的思想碰撞,凝结创新的学术成果。

      前路迢迢,未来可期。黄河之行,跬步千里。面对流域城乡空间,为适应新时代下的空间规划形势,城乡规划学科将发挥其综合性和引领统筹作用,对流域城乡空间可持续发展进行整体考虑,通过多专业合作,推动对流域发展规律的认识,预测其发展趋势,更好地实现流域城乡发展的科学性。




供稿|吴   莹

编辑|刘雨薇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