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召集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进展 -> 学术活动 -> 会议召集 -> 正文

暑期学校 | 回顾:2023“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北京大学暑期学校课程

发布日期:2023-08-02

为了促进全国高校之间优秀研究生、青年教师的互动与交流,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在2023年7月12日-7月21日举办了“城乡建成环境文化遗产理论与方法:流域文明”暑期学校课程。该课程是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程负责人为汪芳教授。

本次暑期学校课程聚焦“流域文明的起源、演化及人地适应机制”科学问题,以促进流域人居环境研究的深化和流域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中华文明尤其是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延续的环境背景与人水关系演化机制,搭建流域人居环境的跨学科交叉平台,疏源浚流,与古为新,指导学员在研究和实践中思考如何更深刻学习理解中华文明、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自米兰理工大学、诺丁汉大学、韩国庆北国立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等50多个学校或单位的100多名学员参与了本次暑期学校学习。学员包括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等,背景涉及城乡规划、考古学、园林园艺、美术学、建筑学、历史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课程主办单位为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分会;承办单位为流域地方性建成环境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再生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本次暑期学校的8位教授围绕流域环境历史演化及文化遗产保护、流域文明及社会环境变迁、流域建成环境改造及更新等内容进行授课。主题涉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区域及跨区域的史前建成环境演化过程,同时包括对良渚遗址、南佐遗址、汉魏洛阳城等案例地的分析;时间尺度上,不仅涉及新石器时代、夏商周、汉魏等的考古分析,也探讨了当今与未来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

第一讲 长江流域的早期城址研究——以良渚古城为例

陈同滨 研究员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图片

良渚古城遗址,是2019年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名称,由古城遗址、墓葬系列、外围水利系统以及具有用玉制度的大量出土玉器等四大要素组成。陈同滨研究员说明,这一称谓可将分布于上百平方公里范围内良渚文化时期的“遗产群”(3300-2300BC)概念归纳成以古城为核心、具有内在关联性的一项整体遗产。这项遗产不仅可见证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具有统一信仰的“复杂社会”、即区域性早期国家;同时也揭示了长江流域早期城市文明的存在,并在空间规划中展现出“藏礼于城”的现象——经由构建都城的择中、向心、居高等空间关系特征,维护和强化社会的等级秩序。长江流域早期城市文明出现的这些空间规划特征,在其后5000年的中华文明都城空间形态中反复出现、并伴随着社会复杂性的提升而一再获得强化,从城市的规划角度反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发现与价值研究不仅填补了长江流域大河文明的空白,在与世界其他早期文明的特征对比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此同时,遗产的价值特征应予以充分的保护和传承,特别是通过保护区划设计等空间管控技术手段,区分大型考古遗址分布区内外的空间性质与用地功能,整合生态资源、农田保护和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统筹协调遗址的整体保护与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 藏传佛教及其建筑简说

王贵祥 教授(清华大学)

图片

藏传佛教在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东汉末年开始,道教与佛教的兴起和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虽然佛教比道教更早出现,但道教吸收了许多佛教元素并形成了自己的教义体系。王贵祥教授从中国佛教及其建筑的历史,梳理与介绍了佛教先后由内地与印度向西藏地区传播,并渐渐形成独具特色藏传佛教诸宗系的历史脉络,并对始自莲花生大师所创桑耶寺以来,藏传佛教诸宗系的传播情况及其寺院分布做了概述,尤其对宗喀巴宗教改革以来藏传佛教的发展与传承方式,及其对团结与增强藏蒙民族与历代中央政府的向心力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各地大量留存的藏传佛教寺院,是这一重要历史作用的体现。此外,因为章嘉活佛与清廷关系密切,清代佛教格鲁派及其建筑在北京、热河、五台山,取得了不可小觑的成就,其营建的寺庙虽然受到了汉地影响,但仍然保持了传统的藏传佛教建筑风格,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席力图召、北京西皇寺、承德普乐寺等。

第三讲汉魏洛阳城的考察与空间格局

钱国祥 研究员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图片

中国古代都城的形制变化,是一个继承传统并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尤其是“自秦汉时期的多宫形制,如何发展到隋唐宋元明清的单一宫城居北居中形制”,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和考古学者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钱国祥研究员指出,汉魏洛阳城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曹魏创建的“建中立极”单一宫城形制、北魏重建并发展创造的规模空前的三重城圈坊市制都城,都改变了中国古代都城的空间格局与面貌。此外,曹魏确立、北魏沿承发展的太极殿居中宫城制度,既是中国古代“居中”文化传统的滥觞,更影响了后世中国及东亚地区上千年的宫室制度以及都城建筑格局,开创了中国及东亚地区古代都城文化面貌的新时代。洛阳城城址在作为都邑的东周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分别孕育了秦汉和隋唐两次盛世王朝出现,是中华文明产生和多民族文化体系形成的重要见证地。

第四讲 河湟地区文明化进程

陈洪海 教授(西北大学)

图片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物质、精神、制度高度发展的标志。陈洪海教授就黄河上游的河湟地区文明化进程展开了具体的介绍。讲课从明确河湟地区的空间范围、介绍河湟地区的环境特征开始,逐步就河湟地区的农业发展、专业化生产与贸易流通过程、冶金术的出现与发展、埋葬习俗反映的群体特征与社会等级分化等方面,阐述了文明化的特征和趋势。考古学家通过挖掘不同族群的古墓、了解其生活习俗以及进行文化交流的方式,从而发现了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现象,同时,通过研究不同族群的交流与融合,考古学家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

第五讲中国古代陵墓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韩国河 教授(郑州大学)

图片

陵墓作为古代国家、社会文化的核心标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十分重大,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历史、增强文化自信。韩国河教授介绍了陵墓构成的两大系统——地下系统和地面祭祀系统,以及其代表的社会文化内涵,并以殷墟王陵、秦始皇陵、汉文帝霸陵陵园等为例,讲述了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陵寝制度的传承及发展。在古代陵墓研究的价值方面,陵墓研究首先具有历史价值,是“家国同构”——族权与帝权的融合与表达、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形成的重要见证、也是中华文明不断裂发展的明证。在文化价值层面,体现着“慎终追远”、“忠孝一体”的儒家思想、“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民族精神、“兴灭继绝”、“革故鼎新”的传统理念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思想,此外还具有审美、科技、时代价值,对于探寻“不断裂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陵墓文化内涵的解读,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加深对今日中国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各单位应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建设“帝陵数字化”平台,形成全链条信息互联与共享,不断增强理论高度,开展陵墓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考古成果的转化、活化。

第六讲南佐都邑遗址的新发现——中轴对称格局的初现

韩建业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

图片

韩建业教授主要讲述了南佐考古工作、南佐主要收获、南佐多学科研究、中轴对称格局的初现这四方面内容。在南佐考古工作方面,首先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介绍了南佐遗址概况,其次介绍了目前已有的调查勘探情况。在南佐考察的主要收获有:发现了由9座夯土台及其环壕围成的约30万平方米的遗址核心区、发现了布局严整、中轴对称的“宫城”、发现了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大型宫殿建筑、在“宫城” 祭祀区出土了大量制作水平很高的高规格器物、发现大量炭化水稻。在南佐多学科研究方面,介绍了碳十四测年、作物鉴定与锶同位素分析、木材鉴定与植被环境、陶器残留物分析等工作。最后韩老师指出:建设南佐聚落如此大的规模所需要的强大组织调动能力,是黄土高原出现区域王权的有力证明。同时南佐都邑及“宫城”的布局严整、中轴对称、主次分明,开了中国后世都城建筑布局之先河。

第七讲 流泉与北京城

唐晓峰 教授(北京大学)

图片

城市不是孤立的,而是人居环境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认识一座城市,有必要认识它所依赖并加以带动改造的环境系统。唐晓峰教授提到,北京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泉水是重要的水源之一,而泉水的出现与城市的建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北京地区的大河,因为地形高差与水势不稳定等原因,历史上不便被城市利用。历史上便于人们利用的稳定的地表水,主要来自流泉。北京泉水具有水质洁净、水情稳定、水量有限三大特点,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与之紧密相关。他指出,泉水系统对城市规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皇家园林中的“三山五园”,每个园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水源和建筑特色。其中,玉泉山、香山公园、颐和园等园区都有自己的泉水,而圆明园则是由多个不同种类的泉水共同组成的。为了建造稳固的地基,建筑师利用柏树的木桩作为支柱,将其深深地打进土壤中,形成固定的结构。这种特殊的建筑方式不仅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定性,也展现了古代工程师的智慧与创造力。

第八讲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

刘建国 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

图片

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在人类文明的产生、发展、繁荣,乃至衰败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刘建国研究员从介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和历史背景,包括梅雨、洪水、洪涝灾害等开始,论述了长江流域地区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水利工程对于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的重要性。结合江汉平原的水坝建设及重要聚落的分布与人地关系、陶家湖遗址等考古成果、七星河等流域聚落等案例,指出遗址与河流之间存在强烈的依赖关系。接着,对良渚古城及其水坝设施、良渚古城的位置、水利工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良渚古城和水坝有防洪、灌溉、运输和防御等四个主要功能,并由承载降水量、有助于将周围的山水资源运往城市等次要功能。最后指出,治水是定居农业聚落的一项重要社会活动,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治水模式各有千秋,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人与水环境相适应的人居智慧。同时,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尝试新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变化。

主题讨论

汪 芳 教授(北京大学)

图片

八节课结束后,课程负责人汪芳教授主持了学员的课程讨论环节。学员们的汇报内容涉及运河沿岸的水适应性机制与文化信仰、鄂西南地区的水文特点、辽河、黄河等流域的聚落演进模式,以及三山五园的水适应性景观等。学员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寻找跨学科合作方向,为后续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汪芳教授表示,“每位老师在研究领域上各有侧重,有着不同的兴趣点、专业背景和素材来源,形成知识的有机叠加。他们的工作为构建一个完整的历史图景添砖加瓦。就像碎片拼图,这些重要的成果一点一滴地复原历史,把过去的社会结构、自然环境从各个专业解读而呈现出来,并启发着城乡未来可持续发展之路。”

原文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DK21G-Ij1reWo_SePXUFvw


版权所有©   流域人居系统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燕园街道中关村北大街100号 ·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

邮政编码: 100871